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进行了多次转移。如图所示的转移地点中,中共中央所在地由③转移到④是因为
A.北伐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2 . 在中国电影的长廊中,战争题材的电影总是带给观者深刻的印象,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党伟业》②《长征》③《建军大业》④《淮海战役》            ⑤《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③②④⑤D.①②③⑤④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对中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什么会议进行纠错和调整大政方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总方针?
(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4 . 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不同时代的先进中国人积极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时代精神。下列精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红船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缓解了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B.粉碎敌人围剿后的战略转移
C.基于集合整编红军的战略构想D.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表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部分伟大精神。

精神名称精神内涵(关键词节选)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理想信念,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选择其中两个(组)关键词,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所选关键词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关键词及相关精神;论证充分,逻辑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描述的是中共哪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A.第四次反“围剿”B.第五次反“围剿”
C.红军长征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列宁指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任务,第一步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统治。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和农民。在取得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胜利后,就能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19222月,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达成了《九国公约》,条约名义上承认“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中国呈现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为满足各自利益的需要,在中国扶植各派军阀混战。19207月,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军阀后,控制了北京政权,而各省军阀提出“联省自治”,军阀战争不断,给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作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后又继续侵略华北,1935年初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19358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史称“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纲领”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国内外“危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迁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我军“获得了新的生命”是因为遵义会议
A.通过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B.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的主张是
A.长征是理想不朽的象征B.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
C.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D.长征使红军转危为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