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2023·山东·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刊笔下的红军长征   

时期报刊报道内容
长征初期《泰晤士报》193410月当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时,当月的英国报刊并没有报道这一事件。
直到113日才用短短数语予以报道:“在过去两周的激烈抵抗后,共产党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军已占领汀州府或长汀……共产党已经从瑞金撤离,准备向西南撤退。”
长征中期《每日先驱报》1935年初,红军西渡赤水后,22日报道:“共产党军队约3万人正从贵州北部进入富裕的四川……似乎共产党在有利的条件下,比之前他们所谓的失败更加强大了。”后有质疑。
313日该报进一步提出了质疑:“中国中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共产党是真的被推翻了还是只是撤退?……政府军经过多年没有结果的努力……但蒋介石似乎并没捕获共产党的主要军队。”
长征后期《每日先驱报》193612月特约记者艾德加斯诺以“红色中国的‘真相’”为题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
《泰晤士报》25日登载了传教士海曼自述的长征经历。
43日登载了甘肃传教士撤离的自述,传教士告诉英国记者当红军到达甘肃时受到了当地百姓和军阀的热烈欢迎。

——整理自王川、智凌燕《英国报刊19341936年间红军长征报道研究》

(注:长征伊始,国民党对外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对内进行污名化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特点并进行论述。
2023-05-07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07 长征开始9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2-23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中叙述:说起1936年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A.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B.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
C.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22-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一)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经验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西通道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红军立即向西进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回忆:“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说明“通道转兵”(     
A.初步显示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才华B.为扭转长征被动局面创造了条件
C.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D.明确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青海西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34年11月-1936年5月,党中央及其领导的军队颁布了系列民族工作政策文件。如红军总政治部发布《关于瑶、苗民族工作的原则指示》.红四方面军发布《告川西北藏彝民族书》《回民斗争纲领》,朱德在凉山颁发《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李富春在贵州颁发《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对回族人民的宣言》。这些文件的发布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A.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B.在云贵川建立抗日根据地
C.顺利完成红军战略大转移D.巩固中央苏区苏维埃政权
2022-06-12更新 | 63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7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2022·重庆沙坪坝·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 . 从根据地到解放区

材料一1935年,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进行政权建设,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45年,毛泽东说:“只有陕北根据地保留下来了,其他根据地都丢了,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万里长征,脚走痛了,跑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下,叫做落脚点。我们不是要永远住在这里,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

材料二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着眼战略形势发展,决定将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全区只划为1个行政省(察哈尔),6个行政公署(冀中、冀东、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294个县。1948年9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选出了华北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


(1)为什么陕北根据地既是“落脚点”又是“出发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华北解放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作用。
2022-05-15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04讲中国共产党建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022·天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是小明在学习红军长征时找到的著作。这些著作
《社会变迁视域下的红军长征与贵州社会》
《红军长征在天水》
《长征·云南》
《红军长征在陇原》
《红军长征过广西纪实》
《五岭逶迤腾细浪:红军长征在郴州》
A.彰显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价值B.反映出红军长征是漫漫征程
C.拓宽了研究长征历史的视野D.研究长征时可以选择性参考
2022-05-08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讲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政治:革命的征程(1919-1936)(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
2022-02-28更新 | 5137次组卷 | 3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色旅游,让我们跟着他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人民情怀,只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扎于人民的大地。他的足迹曾先后来到这些红色土地。


从图中任选两个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明确列出两次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