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6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强的信心。……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摘自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党内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所学,简析支撑毛泽东观点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原因。材料二中的“分水岭事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以下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有关的材料: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人(1934年)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了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

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

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材料二   毛泽东《七律·长征》诗


材料三   “(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


请回答:
(1)根据长征示意图,说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2)对材料三中“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思考今天我们可以继承哪些长征精神?
2020-09-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与探索,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有两个运动,一个是新军运动,另一个是会党运动。辛亥革命以后,他的活动渐渐变成了拉拢军阀,结果是不断遭到失败。这就教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并决定由蒋介石当校长。

——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


(1)依据材料,分析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材料二   陈云在1935年报告遵义会议情况时说:“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从而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蒋健农:遵义会议后中国的历史性转折》


(2)材料中所说“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是谁?遵义会议的意义何在?
2020-06-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歌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2)诗歌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歌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歌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6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义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2020-04-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京师杜甫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红军长征(________年——________年)
(1)原因:
①根本“左”倾错误;
②直接:红军________的失败。
(2)长征过程:
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________出发,开始长征。
________年10月,中央红军到________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转折点1935年1月
A、内容:
①纠正了________错误;②肯定了________主张;
③选举________;④取消了________
B、意义:
①结束了________,事实上________的正确领导;
②是中国共产党从________的标志,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________的矛盾和分歧)
(4)长征胜利意义:
A、粉碎了________转危为安。
B、红军长征播下了________,铸就了伟大的________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C、开始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2019-10-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默写(2)(选修+必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开始后,国民党动用《中央日报》等一切宣传机器,几乎天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陆续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情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二   1936年2月,董健吾受宋庆龄的派遣,到达陕北瓦窑堡。他聆听了博古、林伯渠、王稼祥等人有关红军长征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意义,以及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还得到不少珍贵的资料。后来他编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在国统区报纸上发表。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材料三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以充满激情的文笔描述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事迹。例如,7月初在从卓克基翻阅雪山向毛儿盖进军途中,红一军团第2师第6团迷失方向,断粮四日,冻饿而死者达三分之一。后来红军主力得到第6团救援电报,派运输队星夜赴援。这些僵卧在冰雪中的红军,闻救星到,都跳跃起来。他们得到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兴奋,寒冷不怕了,爬山也有劲了。

——摘编自刘统《新发现的一篇介绍长征的珍贵文献——<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对于红军长征的报道与材料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2020-01-29更新 | 33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9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抵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主席张同志在第一次会议上说明了这次大会的意义。大会必须制定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人类历史上实际只存在了1070天。但是,为了这个“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的存在而进行的斗争,已经历时七年。七年的暴动、战争和流血牺牲,以数十万、上百万人的生命所换取的成果,至此毁于一旦,这当然是一种悲剧。然而更大的悲剧在于,这些匆匆离去的共产党人,其主要领导人其实还并不知道失败的原因所在。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材料三   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大会所制定的“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纲领”存在什么问题?
(2)依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二中共产党人“匆匆离去”的原因,3个月后共产党人召开会议作出调整,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材料三中毛泽东当时所指的“统一战线”有哪些?请举两例说明。
2020-01-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自成立之日至今,中国共产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年的什么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1927年,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5)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6)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2019-07-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三中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第10讲考点2国共的十年对峙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