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1935年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B.遵义会议的召开
C.长征的胜利结束D.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以下是国统区对长征的部分报道。

在湘江战役中,报道称,“匪实力被歼所剩无多”。
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报道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窜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
红军强渡大渡河时,报道称,“匪前临大河,后有追军,势将被歼”。
193510月的报道称,“残匪入陕,北三边及保安一带,与陕北赤匪合股”。
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报道
该文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写起,介绍了红军决定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过程,叙述了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事件以及行军路线。随文还附有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第一军团“西引”中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以及“毛泽东像”和“红军在江西所发建设公债券”图片。这篇文章的发表,使得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大白于天下,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传奇般的英雄事迹传播开来。董健吾受宋庆龄派遣前往陕北,在聆听王稼祥等人有关长征见闻和事迹的介绍并得到珍贵资料后,在国统区发表了《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文

——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


(1)依据材料,指出国统区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不同并简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评析关于红军长征不同报道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会议认为: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该会议
A.使中国革命开始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B.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C.提出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D.表明以国同共合作为特征的统战线形成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一决定
A.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B.标志着红军成功实现了战略转移
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
A.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找到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指出:“如果毛泽东不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领袖,那么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就不可能掌权。”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中共领袖是在
A.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
7 . 1936年9月下旬,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三支主力红军的会师地点,他说在该地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也“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地点位于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019-1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很大的损失”
A.源于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
B.宣告城市革命道路失败
C.促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导致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17-18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首歌曲描写的最有可能是
A.国民革命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②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④王明推行“左倾”路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