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A.反“围剿”已取得胜利B.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始形成
2023-05-25更新 | 563次组卷 | 22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三高频必会基础知识点专题二中国近代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刊笔下的红军长征   

时期报刊报道内容
长征初期《泰晤士报》193410月当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时,当月的英国报刊并没有报道这一事件。
直到113日才用短短数语予以报道:“在过去两周的激烈抵抗后,共产党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军已占领汀州府或长汀……共产党已经从瑞金撤离,准备向西南撤退。”
长征中期《每日先驱报》1935年初,红军西渡赤水后,22日报道:“共产党军队约3万人正从贵州北部进入富裕的四川……似乎共产党在有利的条件下,比之前他们所谓的失败更加强大了。”后有质疑。
313日该报进一步提出了质疑:“中国中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共产党是真的被推翻了还是只是撤退?……政府军经过多年没有结果的努力……但蒋介石似乎并没捕获共产党的主要军队。”
长征后期《每日先驱报》193612月特约记者艾德加斯诺以“红色中国的‘真相’”为题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
《泰晤士报》25日登载了传教士海曼自述的长征经历。
43日登载了甘肃传教士撤离的自述,传教士告诉英国记者当红军到达甘肃时受到了当地百姓和军阀的热烈欢迎。

——整理自王川、智凌燕《英国报刊19341936年间红军长征报道研究》

(注:长征伊始,国民党对外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对内进行污名化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特点并进行论述。
2023-05-07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07 长征开始9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简答中共逐渐走向成熟的标识
2023-04-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走向胜利(1919-1949)-【口袋书】2023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手册(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中叙述:说起1936年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A.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B.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
C.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一)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经验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西通道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红军立即向西进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回忆:“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说明“通道转兵”(     
A.初步显示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才华B.为扭转长征被动局面创造了条件
C.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D.明确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
7 . 第2枚 “峥嵘岁月”。

【邮票名称与编号】峥嵘岁月,图序20-2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南昌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27—131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遵义会议遗址、右下:飞夺泸定桥、右上:“南昌起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左上:井冈山革命遗址。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峥嵘岁月,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自1927年南昌起义,中共建立了自己的独立武装,逐步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十年间的艰苦奋斗并完成了远距离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转折性意义,票证中勇士们的装备,是一种改良的冲锋枪“花机关”,此外一人再配一支驳壳枪,一人一把大刀,并且再掖几颗手榴弹的装备来攻打、夺取泸定桥。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2)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何时?有何意义?
(4)长征的意义是什么?
2022-08-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8 . 第3枚:“中流砥柱”。

【邮票名称与编号】中流砥柱,图序20-3 J(2021年)
【发行日期】2021年7月1日,志号:2021-16
【选题依据】延安精神、抗日战争,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纲要上册,第139--145页。
【画面介绍】
该票由众多元素构成,左下:《论持久战》、右下:延安宝塔山、上方正图:抗日战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邮票画面正上方正中间印有邮票发行标题,左下角写着图名:中流砥柱,印有邮票志号2021-16,右下角印有本张图片在套册中的图序及面值1.20元。画面运用油画方式手绘绘制而成,表现力、色彩浓度、笔触的运用使得邮票产生尊贵之感,与建党百年的喜悦气氛相得益彰。
【背景解读】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凝聚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巍巍宝塔山,孕育伟大延安精神。抗日战争过程中,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了《论持久战》,科学论证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开启了古老中国涅槃重生的新征程。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该邮票发行于2021年7月1日,即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纪念日。
【问题设计】
(1)党中央何时到达延安?
(2)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何时?
(3)中共七大的意义是什么?
(4)抗日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2022-08-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邮票里的党史
9 . 从如表学者们关于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的研究结论中,可知遵义会议(     
学者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王新生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坚信必胜、勇往直前
时仲泉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
李良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我纠错、团结一致、一往无前
A.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C.成为毛泽东思想确立的重要标志
D.根除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2022-07-12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6练党史党建-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是(     
A.南昌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2022-07-09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理论自信-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