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遵义会议

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中国红军长征记》


(1)根据材料一分析,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决议指出“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2021-09-0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2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导学案)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红军在长片途中共爬过了十八座山脉,其中有五座终年积雪,占领了大小六十ニ座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通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368,途中仅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红一方面军从瑞金、于都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三至四个红军献出生命”。

——摘自《数字长征》

材料二:如果没有在长征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没有经过长征锻炼而使我党在理论、路线、政策、策略上的成熟,西安事变非但不能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机,反而会成为一场灾难。

一一摘自《炎黄春秋》201611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的核心地位是哪次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胜利的意义。
2021-06-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上,为了生存与抗争,这样一支队伍的远征,其事迹常常引起后人的无限遐想和长久惊叹。当时与后来不少人,习惯于把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视为创造奇迹的军事行为…从军事上讲,长征的确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但从政治上讲,长征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历史大转折,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大变局。

——陈晋《长征与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爬过了18座山脉,其中有5座终年积雪,占领了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范围,通过了六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368天,红军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到陕北,平均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牺牲。

——《数字长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远征”的原因。材料一中的“战略转移”具体是指什么?
(2)材料一中政治上的“历史大转折”是指什么?定是如何实现“历史大转折”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远征“难”的具体表现。
2021-06-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