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刊笔下的红军长征   

时期报刊报道内容
长征初期《泰晤士报》193410月当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时,当月的英国报刊并没有报道这一事件。
直到113日才用短短数语予以报道:“在过去两周的激烈抵抗后,共产党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军已占领汀州府或长汀……共产党已经从瑞金撤离,准备向西南撤退。”
长征中期《每日先驱报》1935年初,红军西渡赤水后,22日报道:“共产党军队约3万人正从贵州北部进入富裕的四川……似乎共产党在有利的条件下,比之前他们所谓的失败更加强大了。”后有质疑。
313日该报进一步提出了质疑:“中国中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共产党是真的被推翻了还是只是撤退?……政府军经过多年没有结果的努力……但蒋介石似乎并没捕获共产党的主要军队。”
长征后期《每日先驱报》193612月特约记者艾德加斯诺以“红色中国的‘真相’”为题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
《泰晤士报》25日登载了传教士海曼自述的长征经历。
43日登载了甘肃传教士撤离的自述,传教士告诉英国记者当红军到达甘肃时受到了当地百姓和军阀的热烈欢迎。

——整理自王川、智凌燕《英国报刊19341936年间红军长征报道研究》

(注:长征伊始,国民党对外实行严密的新闻封锁,对内进行污名化报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报刊对红军长征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特点并进行论述。
2023-05-07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材料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3-07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2022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进阶学案
4 . 毛泽东诗词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伟气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毛泽东诗词中的党史

诗词摘录出处及创作时间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192512月)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露需一声暴动。《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9月)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93510月)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19362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月)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19566月)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19596月)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整,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5月)

根据上述诗词内容并结合相关党史知识,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主题鲜明,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2022-02-19更新 | 41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07-08更新 | 6540次组卷 | 5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沐阳如东中学2022届高三8月调研(线上)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精神

精神概述
红船精神源于1921年中共的诞生,其内涵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
井冈山精神源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其内涵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长征精神产生于1934年至1936年的红军长征途中,其内涵包括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延安精神产生于1935年至1948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其内涵包括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抗战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内涵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西柏坡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其内涵包括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摘编自徐志栋、薛祥、申志清《精神的力量》


从材料中提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相关信息(整体或部分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寅恪曾经有关于”以诗证史”的提法,这一提法很受当代人关注。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诗歌作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评述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