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6日—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如图时间轴①②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明确提出党的革命纲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B.通过了国共合作的决议;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D.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推行“三三制”加强民主政权建设
2 .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列革命精神按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红船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西柏坡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各地陆续举办重温红色经典、组织党员参观红色展馆等一系列活动。下图是某地红色展馆展出的陈云同志关于某次会议决定的手稿内容。这次会议是
扩大会议最后做了下列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
(三)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指挥。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
2022-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美国作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中国近代某一事件:“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次“远征””指的是
A.北伐战争B.远征军入缅C.千里跃进大别山D.红军长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其报告基本上是错误的,并列举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反“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此决议应出现在
A.北伐战争中B.中共一大上C.遵义会议上D.南昌起义中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铿锵有力、重若千钧,激起广泛共鸣。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向何处去”的精神路标。文艺界应以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文艺作品,展现红色故事、激活红色血脉,是让更多人发现历史、传承精神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张砥《用厚重的作品传扬共和国的红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任选一个你认为可以承载“共和国红色基因”的遗址,并说明理由。(要求:史实明确,理由充分。红色基因可以体现在红色故事、红色事迹、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等方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
2022-02-28更新 | 5149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
C.实现了工农红军的战略大转移D.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色旅游,让我们跟着他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人民情怀,只有植根人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扎于人民的大地。他的足迹曾先后来到这些红色土地。


从图中任选两个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两地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明确列出两次发生的重大事件,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