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大革命失败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三大起义中,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主要战斗、攻击目标都在城市。广州起义的奋斗目标也是在广州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城市政权。“八一功在第一枪”(周恩来语),但南昌起义打出的是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沿用的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秋收起义具有三大亮点:一是打出了一面党旗;二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三是走出了一个伟人。

——摘编自余伯流《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与毛泽东的卓越贡献》

材料二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在革命新高潮中,农民战争是一个“主要的支流”,“最主要的革命高潮之象征,还是工人运动的复兴”。因此,在党的工作中,“应当坚决相信,在任何一个重工业中,就是建立数人的支部,也比我们在农村中发展百余同志,割据一个乡村还要宝贵”。

——据《中央给湖南省委的指示信》(1929年7月9日)等整理

材料三遵义会议特别指出:那种“无把握的及在当时无必要的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使红军和革命战争受到严重损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虽然党中央部署了向晋、陕、甘、绥、宁五省大发展的工作,但这已不再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几省首先胜利。中共中央认为那种主张必须占取了中心城市和省城才是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观点是“不合事实”的。

——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秋收起义的“三大亮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共中央基本的革命路线,并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这一革命路线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说明遵义会议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革命路线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西通道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的建议,红军立即向西进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刘伯承回忆:“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3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这说明“通道转兵”(     
A.初步显示出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才华B.为扭转长征被动局面创造了条件
C.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圈子D.明确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方向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记忆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中,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革命价值的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物。图1、图2、图3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文物的空间分布。



——据王秀伟等《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


(1)对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说明。
(2)从下列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任选一处,阐释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理由。
“八一”起义指挥部   井冈山革命遗址   瑞金革命遗址   遵义会议会址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2022-03-03更新 | 47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下表为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这些文件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1月《关于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通令》《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总政治部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1935年11月《中央关于发展陕甘游击战争的决定》
1936年7月《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1936年11月《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
A.完成革命中心转移B.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C.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D.倡导革命统一战线
2022-02-28更新 | 5148次组卷 | 39卷引用: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34年6月30日,中央苏区中央组织局及人民委员会通过《红色中华》报刊,发出了《关于粮食动员的紧急指示》,"24 万担借谷运动"迅速开展起来。这反映出
A.瑞金市区的粮食供应紧张B.中央红军对战略转移的筹备
C.中央苏区商品交易的活跃D.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34年10月23日,香港《工商日报》载:“查朱、毛、彭德怀各匪首,自决定放弃老巢,于昨18日即分别率其匪军,向南路军各地防线突围。”此报道
A.表明国民政府已获广大群众支持B.反映了朱毛军事指挥的失误
C.说明红军内部出现方针路线的分歧D.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反围剿失利
7 . 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________,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 .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B.为中国革命锻炼保存了骨干
C.动摇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9 . 1933年12月,红三军退出湘鄂边苏区,转移到恩施咸丰县小村乡大村一带。任弼时受中央委托来到鄂西与贺龙、关向应汇合,并于1933年12月19日在大村集镇水井湾主持召开了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这就是红军史上著名的大村会议,被称为红三军史上的“遵义会议”。据此可知该会议
A.召开的背景与“左”倾教条主义带来的困境有关B.重点讨论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及革命方向
C.有利于解决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D.彻底纠正了当时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路线和方针
2021-09-1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纲要上-素养测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4年5月至9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通知要求扩军5万人;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向苏区人民紧急借粮,至7月份共借谷并征收土地税粮60万担。此外,苏区人民还认购了大量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这些措施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B.暗含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
C.保障了反围剿斗争的最后胜利
D.有利于中央苏区红军的战略转移
2021-06-06更新 | 57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