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27年8月,中共中央计划在湘鄂赣粤四省发起秋收暴动,提出“号召一切接近农民的社会力量于其周围,实行暴动”。同时又强调:“本党当前唯一重要责任,就是坚决地实行土地革命,领导两湖的工农群众实行暴动,推翻武汉政府与唐生智的政权,建立真正的平民革命政权。”这一指示(     
A.强调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要求进一步维护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C.属于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D.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 . 192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为中央起草的致部分红军领导人的信中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绝不应超越了主观力量……而企图立刻占领中心工商业城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组织工人运动的主任务B.开始了农村土地革命的具体实践
C.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D.致力于探索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 . 自1935年起,以《毛泽东一中国穷苦大众的领导者》(首载于《共产国际》杂志)、《个人历史》(美国记者纽约出版)为源头,海外研究和介绍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现象日益增多。这反映
A.为共产国际对中共抗战的认可B.国际社会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C.中国革命在世界的影响加深D.中共积极外交宣传成效明显
4 . 毛泽东在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关于湘赣边界红色割据区域斗争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红军所以艰难查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扩大红色地方武装,地方武装以分散袭扰为原则:在分析土地问题时,着重阐述了对中间阶级的土地政策。据此可知
A.党内“左”倾错误严重B.红军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国内民族矛盾逐步上升D.国民大革命存在失败的风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毛泽东这一主张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A.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B.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
C.实现民主革命道路的转移D.在农村推行土地革命
6 . 毛泽东曾说:“《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千军万马拿他们没得办法。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这实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要走
A.城市中心道路B.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7 . 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
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2019-09-19更新 | 537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袁世凯手握北洋军重兵,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皆势雄力厚,武昌失守不久,便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策划下,与独立各省代表谈判,以“拥袁当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然后通电南京,以派兵镇压要挟临时政府;而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为黄兴等革命党人组织策划,却只是对武汉守军的一次策反,南方各省的独立之举更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并无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也因缺少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加之财政窘迫和革命阵营混杂的立宪派、旧官僚的内讧捣乱,其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势单力薄,无法与袁世凯相抗衡。

——摘编自《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

材料二: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向毛泽东征求意见,准备让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去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于1927年9月9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对策,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3)分析指出材料一、二所示时代孙中山和毛泽东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相似之处。
10 .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