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他(毛泽东)对大革命危机时期的形势洞察秋毫,在八七会议上就指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在8月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计划时毛泽东坚决主张举共产党的旗帜,“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的树起红旗”。于是湖南省委制定的行动纲领上就明确提出,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摘编自岑中柱《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打出不同旗帜之原因初探》

材料二   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会后,武装起义在全国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仅在三个月内,爆发的秋收起义就有22次,但唯独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结局,“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爱国、杨桂香等《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意义。
(2)材料二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
2 . 道路探索与理论创新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摘自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观察地图,概括1929—1932年间革命根据地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目录(部分)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概述当代中国这两次思想解放的历史意义。

2019-09-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3 . 1930年初,毛泽东提出“农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步”“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无疑义地是要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首次提出开展土地革命
B.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C.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D.着手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2019-09-19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4 . 列宁说:“先有理论,后有实践”,下列事件能佐证此观点有:
①韩非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商鞅变法
②董仲舒“大一统”与汉武帝“推恩令”
③黄宗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与孙中山推翻帝制
④顾炎武的“经学致用”与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
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和国民会议
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井冈山道路
⑦《论持久战》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⑧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深圳巨变
⑨“一国两制”与中国港澳回归
⑩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与大庆油田
⑾相对论与原子弹
⑿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⒀“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与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B.①②③⑥⑧⑨⑩⑾⑿
C.②③⑥⑧⑨⑩⑾⒀
D.②③⑥⑦⑧⑨⑩⑿
2019-09-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重点中学高三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中国革命的史实发生在江西省的有
①千里跃进大别山
②收回九江英租界
③南昌起义
④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8-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直高中共享发展共同体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2019-07-16更新 | 9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8 .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下列史实与这三个城市无关的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召开了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会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铁血红安》是一部革命题材电视剧,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剧情概要如下:

刘铜锣与方杠子、戴慧平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安(红安)三兄弟。1927年11月,湖北省黄安、麻城的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了黄麻起义。参加了这次起义的刘铜锣、方杠子逐渐成长为骁勇善战的红军年轻将领,参与建立了鄂豫皖苏区,而戴慧平则成为备受器重的国民党青年军官。在苏区“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兄弟三人成为战场上的对手。1937年,刘铜锣三兄弟再次携手,保卫家乡红安,奇袭日军机场……战斗到抗战胜利,兄弟三人在纷飞战火中经历了一次次的生死考验。


结合所学民国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概要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扼要指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积极探索革命道路
C.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注重总结失败教训
2019-05-28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北省2019届高三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预测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