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1930年,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形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星星之火”的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召开八七会议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发动秋收起义
2 . 《映山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中唱到:“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歌曲反映的是(     
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 .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4 . 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这一事件是(     
A.“二次革命”B.工农红军长征
C.“护国运动”D.“井冈山会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B.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日精神——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2023-01-06更新 | 2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
7 . 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A.领导秋收起义B.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 . 1928年底,中共在井冈山建立起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换回食盐、棉布等,后来又设立对外贸易机构,保护来苏区贸易的白区商人,通过这些斗争,红白两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基本上满足了苏区军民生活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A.林木业为苏区经济支柱B.苏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C.工商业者普遍支持中共D.中共多种手段粉碎封锁
9 . 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