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坚持道路自信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摘编自《浅析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

材料二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年10月)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认识?
2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前进道路是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未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

——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

材料二   



红军长征路线图
(1)结合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历史,简要说明党面对“危机”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简析长征胜利的意义。
2021-0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列三幅图是中国近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地图(阴影部分是土地革命时期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全面抗战时期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图、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2月中国解放区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分别提取三幅地图中有关的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分布信息,并结合背景简要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1-01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局部,上图)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局部,下图)



材料二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前,正面战场的形势还是好的,虽然首都丢了,上海、武汉、广州都丢了。武汉失守以后,正面战场的形势就不那么好了国民党政府还有求和的表示,日本也有诱降的策略。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存在,中国抗战是受持不下去的。这一点,只需要看到,侵华日军的一半或者一半以上都用来对付八路军、新四军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就可以了解问题的所在。

——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的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中发展成“A”根据地的两块根据地名称。指出材料一中两种根据地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同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中指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所在地的字母代号。
2020-12-2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1945年一直到1948年秋,国民政府在人力和军备上较其对手具有显著优势。的确,在那一时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在运输、武装和补给上给予他们部队的援助。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了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结果。

——19497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


(1)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结果。
(2)请说明毛泽东选择“红旗子”插在井冈山的历史背景。
(3)请说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启示。
(4)这封信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的?为什么会出现信中所述结局?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诗词选集》

材料二   “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三   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举例印证材料二所作的结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根据材料三说明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党的策略方针发生的变化。
7 . 研究性试题

材料一       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主,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一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以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道路中,对革命具有重大意义的地方和理论:
①井冈山     ②南昌   ③瑞金   ④延安   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填写下表(将序号填入适当位置)
重大历史意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新的革命道路
序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每次理论创新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坚持理念自信、道路自信?
8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诸君五月四日以来,为唤醒全国国民爱国心起见,不惜牺牲神圣之学术以从事救国之运动。全国国民既动于诸君之热诚而不敢自外,急起直追,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

——《蔡校长复任与全国学校开课》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诸君”及“全国国民”是如何“各尽其一份子之责任”的?他们的行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图片是江西红色旅游著名景点的两个艺术作品。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抗战胜利的认识。
2020-11-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修远中学、洪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
9 .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适时制定了积极的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否定了“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4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中写道:“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摘编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毛泽东否定“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因是什么?“向农村进军”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实质。
(3)材料三中提到的“改革模式”,其经营方式是怎样的?这种改革模式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0-10-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民生活因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怒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的影响。

——2009年10月19日央视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革命的道路并分析俄国革命发生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俄国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0-10-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