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B.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日精神——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2023-01-06更新 | 21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3
2 .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和叶挺等部分领导人在10月上旬转移到香港,在这里总结教训,决定命令起义军余部“各就所在地与农民结合,努力实行农村斗争”。材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共停止“城市中心论”的苏俄式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3 . 据如图可推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A.受俄国革命模式直接影响B.集中在长江沿岸交通要道
C.与国民革命运动密切相关D.呈现出范围不断扩大趋势
4 . 彭德怀得知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根据地后,于1928年2月写诗称赞:秋收起义在农村,失败教训是盲动。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以湖泊或山区。由此可知,彭德怀
A.认为根据地建设中存在左倾错误B.肯定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C.强调根据地发展要重视军队建设D.开辟了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192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为中央起草的致部分红军领导人的信中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城市,而是在乡村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绝不应超越了主观力量……而企图立刻占领中心工商业城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组织工人运动的主任务B.开始了农村土地革命的具体实践
C.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D.致力于探索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7 . 观察下图,对图中历史信息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后,主动向广州转移B.秋收起义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运用游击战术粉碎国民党“围剿”D.红军长征,进行战略转移
8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的会议犹如一个又一个脚印,串联起中共成长与成熟的足迹,引领着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和实践。

材料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三   1936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总结长征的历史意义时,毛泽东生动地指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1)与材料一有关的是中共历史上的哪次会议?时间是哪一年?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八七会议的时间是哪一年?此后,中共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其开端是什么?
(3)指出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重要会议的时间和名称,结合材料三内容,分析红军长征的影响。
9 . 毛泽东诗词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以下为毛泽东创作的词一首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A.国民革命推进至长江流域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开辟
C.红军长征实现战略大转移D.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
2022-02-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某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形势图。在这一时期
A.抗日民主政权不断巩固B.各级苏维埃政权先后成立
C.广东革命根据地逐步扩大D.地方军政委员会日益壮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