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926年12月,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出席了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两次重要报告。他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A.已经认识到农民力量的重要性B.已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C.积极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D.全力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2023-09-29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三)历史试题
2 . 1927年,毛泽东豪情满怀地创作了《西江月》,词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国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首词所赞颂的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3 .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按其孕育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B.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日精神——长征精神
C.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2023-01-06更新 | 216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和叶挺等部分领导人在10月上旬转移到香港,在这里总结教训,决定命令起义军余部“各就所在地与农民结合,努力实行农村斗争”。材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共停止“城市中心论”的苏俄式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时期的毛泽东诗词不仅表达了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还记录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第一首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区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满湘(注:在湖南省)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

第二首

风云突变,军阈重开战。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①》,1929年秋

【注释】①蒋桂战争,指1929年春发生于国民党南京军阀蒋介石和广西(简称“桂")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战争。

第三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10

【注释】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根据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以“毛泽东三首诗词里的革命史”为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1928年10月,随着《井冈山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革命根据地出现了“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现象。由此可推知,该土地法的颁布(     
A.开启了中国革命新道路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
C.践行了“扶助农工”政策D.壮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7 . 毛泽东曾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为此毛泽东的实践是(     
A.领导秋收起义B.开辟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C.开辟大别山根据地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 . 1928年底,中共在井冈山建立起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换回食盐、棉布等,后来又设立对外贸易机构,保护来苏区贸易的白区商人,通过这些斗争,红白两区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基本上满足了苏区军民生活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A.林木业为苏区经济支柱B.苏区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C.工商业者普遍支持中共D.中共多种手段粉碎封锁
9 .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此过程中人民军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符合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名称是(     
A.国民革命军B.中国工农红军C.八路军D.人民解放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