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A.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B.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
C.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D.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
2 . 仔细阅读如图的《土地分配证》,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
A.日本占领区的土地政策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伪满洲国的土地制度D.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3 . 1935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报道说:“民众心中,只知有苏维埃、瑞金、莫斯科、列宁、斯大林等,而不知有西安、兰州、北平、南京等名词。某县长曾在合水以东召集民众训话,数次申传,到者寥寥。而苏维埃召集开会,则二十四小时之内,可以立刻齐集百里以内之民众。”这反映了
A.革命统一战线基础牢固B.革命根据地广获人民支持
C.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前线D.解放区农民革命积极性高涨
2021-11-14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
4 .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夺;置牧者惟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既夺居人之业,实生浮惰之端。远近皆然,因循亦久,不有厘革,为弊虑深。”

——摘自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

材料二   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内,土地革命有很大发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江西兴国县《土地法》。次年春,兴国等县全面展开分田运动。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以来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深入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坚决地领导贫苦农民向着封建土地制度猛烈开火这个事实,使广大农民迅速分清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共同富裕,体现党对历史规律、路径方法的发展眼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必须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质变的进程;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必须从历史教训中寻找启示。从“解决温饱”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选编自广州日报2021年9月1日社论《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历史观》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发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民众的强烈反应,请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当时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总方针的会议名称,并简述“土地革命”给根据地的贫雇农所带来的变化。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地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共同富裕”的精准策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为“解决温饱”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形势改变和农业理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②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概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对策及其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3年,水灾席卷长江流域,苏区损失很大。灾后苏维埃政府在其控制的地区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组织群众兴修水利,修建堤坝;建立专门管理机关统制粮食流通。由此可知,中央苏区这些举措
A.建立起集中管理的经济体制B.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解决了人民生产和生活困难D.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