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根据地,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面对1941年以后的严峻形势,各根据地军民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农村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地主要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的生活,调动其生产和抗日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民要交租交息以照顾富农和地主的利益,联合其共同抗日。

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和肥西县成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策源地。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1980年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纪要。随着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双包”著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向前发展,到1982年6月,全国实行这一制度的生产队达到71.9%。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农村改革的特点,并说明这场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2 . 材料   192711月以来,经过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中共把赣南和闽西地区合并成中央革命根据地,下辖21个县250万人,其中未接受教育者占总人数的80%。受封建思想和生活贫困的影响,普通农民家的子女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而要提升民众思想觉悟,教育是根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采用了让民众参与教育、参加文体活动、读书识字接受新思想等方式,这一方式在科教、文化、干部教育、军队教育、职业教育、妇女教育、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使群众的工作能力和战斗力获得了提升,推动了革命工作的开展。

——摘编自董子蓉《中央苏区教育: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央苏区教育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苏区教育工作的意义。
2021-06-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