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为打破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B.革命力量的壮大
C.政治认同的增强D.斗争形势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年,湘鄂西等根据地发生大水灾,“房屋倾坍,室如悬罄”。党和苏维埃政府设立粥厂救济;开展节约粮食的活动“党政机关每天两餐稀饭一餐干饭,军事机关一餐稀饭两餐干饭”、“红军游击队员生活费”减半;动员群众、机关人员、红军修堤凿沟开河,不到三年便修建了万余座水利工程,形成了“年成丰熟笑眯眯”的局面。1934年,中央苏区受“先水后旱之灾”,面对严峻的形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推行工具统一使用和劳动力相互调剂的策略,结果农业收成“比去年增加一成”,瑞金等重灾区“虽然无很大增加,但也没有减少生产”。

——摘编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生产救灾活动》

材料二   俄罗斯政府一向重视灾害治理,他们在中学开设安全和逃生课程,有计划地向居民企传安全防范和自段知识,建立了全俄急救和医学中心等医疗和教育机构。在联邦紧急状态预防和响应统一国家体系形成的基上,提出了国家和地方应急管理责任分享制。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权,在法规中特别强调当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某些权力和自由将受到必要的限制。……为防范危机期间因出现“泄密”报道而破坏政府方案的效力。避免不当报道对人心的拢乱,政府对媒体的职责做出了法律规范,以确保紧急状况发生时,媒体能起到协助政府与社会沟通、稳定社会情绪、缓解紧张状态的作用。鉴于救灾部门使命与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的相似性,俄还与美国建立了防救灾的合作关系、并同北约取得了相关合作的直接联系。

——摘编自游志斌《俄罗斯的防救灾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命根据地灾害治理措施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党和苏维埃政府相比。俄罗斯在灾害防治措施上的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3 . 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关税条例》规定:出口粮食、钨砂收税50%;进口化妆品收税50%;进口西药、盐、布收税最低,甚至不收税;进口迷信品收税100%。这说明了
A.“左倾”错误影响苏区外贸健康发展B.土地革命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C.中共致力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红军“反围剿”斗争的成效显著
2022-04-15更新 | 35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五)文综历史试题
4 . 1932年6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召开了由博古主持的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史称“北方会议”。会议着重强调日本侵占东三省是对苏联的威胁,要求北方各省党组织保护苏联;会议号召打破关门主义,在抗日热潮中努力争夺领导权,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共领导的军队。材料反映出此时中共
A.开始认识到革命和军队领导权的重要性
B.对革命中心地区工作的重视
C.在成长的同时又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D.既具国际视野又重民族利益
2022-04-10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倡导传唱的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布告》《红军三大任务歌》等红色歌曲,通过“工农兵专政”“民权革命”“杀劣绅”等生动话语,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朴实、形象的革命话语表达。这一时期红歌的传唱
A.宣告了党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B.服务于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C.痛斥了日本侵略和国民党统治D.提高了人民大众的艺术素养
6 . 1930年,李立三等人提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希望能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该计划
A.导致了国民大革命失败
B.推动革命形势进一步高涨
C.表明右倾依然主导中央
D.不符合当时中国革命实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