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的红飘带》一书中描述这样一个事件:“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该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B.南昌起义后进攻广州受挫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4年5月至9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出通知要求扩军5万人;1934年6月2日,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向苏区人民紧急借粮,至7月份共借谷并征收土地税粮60万担。此外,苏区人民还认购了大量革命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这些措施
A.肯定了农村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B.暗含了苏区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
C.保障了反围剿斗争的最后胜利
D.有利于中央苏区红军的战略转移
2021-06-06更新 | 573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3 . 1933年底,时任中共粤赣军区政委的何长工根据其工作经验谈道,由于“当前在地方工作中,实行了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限制中农发展的土地政策,使部分群众发生动摇,根据地边沿地区出现了一个短时间的部分群众‘外逃’的现象”。这反映出
A.“左”倾错误影响革命政权稳定B.“三三制”原则未得到全面正确贯彻
C.减租减息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D.土地改革不彻底挫伤了民众积极性
2021-04-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尚未正确认清楚中国国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申报》的一则新闻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于都、瑞金老巢西窜”。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
A.标志国民大革命失败
B.抗日战争由此转入相持阶段
C.说明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在中国的失败
D.自此中国革命转入又一个低潮
2020-0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千人)
年份 党员 正规军 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人口 中国人口(大陆)
1934 300 350 9000 552000
1936 30 50 600 553000

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019-01-30更新 | 1197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明光市包集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4年,中共中央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估计“将实现一省或数省的苏维埃革命的首先胜利,并奠定苏维埃革命在全中国胜利的强固基础。”据此确定的战略方针
A.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4月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开始长达半年之久的欧美之行,并与美国签订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

1933年和1934年两年间,(南京政府)购买军火费用达6000多万元。

1933年5月签订《塘沽协定》后,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活动告一段落。

1933年6月,蒋介石在南昌主持“剿共”军事会议,通过军事、谍报、宣传等“剿共”方案,确定第五次“围剿”的基本原则仍为前一年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即“用三分的力量作战,用七分的力量来推行作战区的政治。”

1933年8月,南昌行营制定颁布《惩治土豪劣绅条例》,规定:“武断乡曲,虐待平民,致死或笃疾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1933年8月,南昌行营颁发《剿匪区内招抚投诚赤匪暂行办法》:“投诚赤匪经该管县政府核准归原籍居住后,其生命财产应一律予以保护。”

1933年10月17日,蒋介石《战字第二一三号》训令:“匪区纵横不过五百方里。如我军每日能进展二里,则不到一年,可以完全占领匪区。”“不先找匪之主力,应以占领匪必争之要地为目的。”即以严密的工事和碉堡层层推进,通过缓慢但有效的占领方式,压缩红军作战区域,限制红军的活动空间,迫使红军真面目的主力决战。

——摘编自张其昀主编《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4;《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柒》,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

材料二1930年7月《申报》报道:“平均潮属每年所产之盐,销入闽赣外省者占十分之七。”闽赣对外来食盐的依赖,可见一斑。

1932年6月、10月和1933年7月,由于财政紧张,苏维埃中央政府先后三次向苏区人民发行公债60万、120万、300万。第一期公债大都用抵交土地税方式陆续归还,第二、第三期则基本成为无偿的贡献。

1933年底毛泽东调查得出:江西兴国长冈乡全部青壮年男子(16岁﹣45岁)407人,其中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320人,占79%。

1934年初,整个中央苏区荒田达到80万担。

1934年3月张闻天记:江西于都“岭背区特派员乱打土豪,故意将中农当地主打,造成群众恐慌和逃跑。”

1934年4月,兴国县的红军家属达61670人,留在后方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

1934年年中,随着前方战事不利,物价再现暴涨:“米每元五斤,盐每元一两五钱,柴每斤二角。”

1934年9月,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因逃亡、生病减员达1800余人,几乎占到该部总人数的1/3。

1934年7月张闻天记:“在查田运动的名义之下,任意没收了地主富农兼商人的店铺与商品,或是把工人当了地主打,‘但没一个人敢起来纠正,甚至负责的机关也听其自然不去干涉,因为大家怕这种干涉会遭到右倾机会主义头衔与同地主资本家妥协的罪名。”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P248﹣351

(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第五次“围剿”前后南京政府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的困境。

(3)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博古、李德军事上“左”倾错误导致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

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过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硬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李志民回忆录》

材料三: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红色中华》第146期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7-12-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作业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