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材料二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作出《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会后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新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一系列要求组织暴动的指令,但都——痛遭失败。

——摘编自叶永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材料三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共中央出现路线错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体现出的特点,并总结这一探索产生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近代某一军事行动的行军路线示意图。这次行动的背景是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2年2月28日,蒋介石在《告共党书》中说:“中国自有共产党以来,没有一时一刻不在错误路线当中……十五年、十六年有陈独秀机会主义的错误;十六年、十七年又有瞿秋白盲动主义的错误……无论你是什么策略,什么路线,左的,右的,折中的,总之是此路不通……”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告共党书》发表背景是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国民大革命的失败跟陈独秀机会主义错误有关
C.“十五年”、“十六年”是指1926年、1927年
D.遵义会议结束了蒋介石所提及的中共错误路线
2019-05-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4年7月,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已经持续了半年,并已突破了苏区四周的防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危险,走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路。据上述材料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②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④王明推行“左倾”路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