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示意图,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血雨腥风,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克服了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到达陕北,下图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红军长征路线图
A.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B.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
C.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D.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民族大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作家哈里森·E·索尔兹伯里说:“人类的这一壮举是无与伦比的。也许,它同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挥师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向莫斯科进军多少有点相仿,而且出乎我的预料,还同美国大队人马翻越群山和草原向西部扩展有一些相似之处。”他说的“这一壮举”是(     
A.南昌起义部队进军广东B.秋收起义的部队进军农村
C.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图创作于1935年。图画中,一位红军战士正在树立旗帜,旗帜的两边分立着身穿彝族服装的彝族战士。对该图画解读合理的是(     

                       图 红军彝族游击队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中共在敌后战场艰苦抗战
C.长征传播了革命的种子D.国民革命运动正蓬勃开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埃德加·斯诺曾说:与红军长征相比,汉尼拔越过阿尔卑斯山就像一次假日远行。下列对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指导思想   ②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③体现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④期间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红色资源的形成路径有根据地式和纪念地式等。根据地式的有土地、人民、政权、武装,是自成联系、自成系统的,就像树木长在那片土地上一样;纪念地式的是某一次战争或某一项活动在那里发生,但是其事与其地不具有必然联系,如飘叶之于土地的关系,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理由充足的必然关系。据此推断,下列属于根据地式的是
①延安   ②遵义   ③井冈山   ④嘉兴南湖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红军长征记》又名《二万五千里》,是毛泽东“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国外进行大规模募捐”的需要而在1936一1937年组织编写的一部长征回忆录汇编,这是由长征亲历者写成的原始记录。该书
A.是一部个人创作的作品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
C.有利于长征故事的流传D.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实现
2022-01-25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之红军长征·随堂练习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被美国作家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美国人征服西部,还被称为“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一事件
A.使革命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B.标志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
C.促成革命中心转移到西北D.宣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44年,日本发动“一号作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广西领导的抗日武装有20多支约2000余人,活跃在20多个县,共击毙日伪军1000人。这些武装力量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有不少是原中央红军官兵和受过红军教育的桂北群众。这说明
A.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发展壮大B.中共因长征赢得了群众的拥护
C.红军长征播下了抗日的火种D.中共注意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9 .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B.为中国革命锻炼保存了骨干
C.动摇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法国学者吉耶马说,长征“保证了整个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生存”。美国学者迪克威尔逊也说,“长征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得出这一观点在于红军长征
A.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C.是中国文化的外在体现D.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