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长征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精神(部分)

精神名称精神内涵
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特区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自立、自强、自信的拼搏精神;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的互助精神;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公正严明、规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识,完善自我的学习精神;公开透明的民主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

——摘编自沈泓著《中国精神(中学版)》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扣题且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对世界局势产生影响
3 . 下列图片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下列不符合图片信息的表述是
A.中国革命实现了战略转移,阶级矛盾暂时消失
B.两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共产党在南方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
D.根据地的建立都体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上世纪30年代,长征就已中外闻名。苏联和共产国际知道它,英美世界也因斯诺的《西行漫记》的广为流传,对之也很熟悉。1950年1月毛泽东特别指示,对外发布任命张闻天担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新华社稿件,需标出张闻天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据此可知
A.长征因《西行漫记》才闻名中外B.中共领导人注重发挥长征影响力
C.长征胜利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D.新中国成立不久得以重返联合国
2020-10-20更新 | 838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斯诺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6 . 近代中国先烈们的不懈抗争和探索,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下列精神按其产生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红船精神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2020-01-17更新 | 723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斯诺意在强调,长征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C.提升了党员政治觉悟D.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到:“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B.革命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D.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