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深化之最集中表现,即在自觉理解了反帝反封建二者的统一,并以日趋自觉的态势推进爱国斗争。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正反映了这一新的历史场景。

——摘编自卫金贵《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中国的民族主义,起源于“华夷之辨”,到近代,经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反帝反封”,中国民族主义实现了其理论形态的现代转型与重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的抗日民族主义逐步高涨,最后达到了顶峰。它依次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即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前夕,为抗日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一次高潮;从一二.九运动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夕,为抗日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二次高潮;七七事变后,随着全民族抗战的全面展开,抗日民族主义思潮高涨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治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深化”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族主义高涨的国际国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抗日民族主义的发展过程。
2021-12-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19323,国际联盟派遣由美人李顿担任团长的调查团来华调查中日冲突。调查团的目的不仅在于调查中目冲突之事实,更在于为解决中日冲突提出建议。中国希望通过调查,认定日本侵略之后,启动《国联盟约》第16条款制裁日本的侵略行径。李顿在工作中秉承了国联的原则,侧重于通过与中目双方关政治人物的会谈与文流,寻求平息中日冲突、调解争端的途径。调查过程中日本政府态度强硬,19329月日本正式承认了“伪满洲国”之后,李顿调停中目冲突的设想也彻底落空。1932102日《国联调查因报告书》在南京和东京同时公布,这报告书承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但仍来将制截日本作为解决措施写入报告,却将东北地区非军事化与实施“国际共管”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善后方案。

——摘编自李《国联调查团来华期间调停中日冲突的尝试及其失败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派遣“李顿调查团"来华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顿调查团”的调查效果。
2021-05-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