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日本加紧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迫害爱国人士,迫使一些进步人士离开台湾,回到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1932年,一批在国民党统治区遭受摧残与迫害的台湾同胞辗转进入中央苏区,受到当地苏维埃政府和各革命群众团体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仪式上,台湾同胞施月娥说:“我们定要在苏区学习革命的理论与工作,将帝国主义推翻,完成台湾的革命。”通过参观学习,台湾同胞被苏区民主、自由尤其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新鲜空气所吸引,“均一致热烈的要求留此参加革命工作”,并如愿以偿。

1934年6月,中央苏区台湾代表蔡乾接受《红色中华》记者采访时,严厉批评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言论,他指出“日本强盗四十年来在台湾的暴行,真是残虐到极点”,并号召“中国工农兄弟在共产党苏维埃正确领导之下,实行共产党提出的反帝统一战线的纲领,共同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

——摘编自庹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台湾同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三十年代台湾同胞奔向“红色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三十年代台湾同胞奔向“红色中国”的积极作用。
2 . 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口号反映1931—1945年间中国革命斗争形势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取消二十一条”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 .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抗日战争时期,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A.国共两党阶级斗争推动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日益扩大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4 . 1934年,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刊载一幅作品,题为《遵命天子》。作品反映的政治现象是(  )
A.中国全面抗战B.日本扶持傀儡
C.蒋介石政权卖国D.民族主义高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随即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日本首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C.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始了全面抗战
D.中国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 歌曲《松花江上》创作于1935年,在日本人大举侵略的危急关头, 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这反映出       (  )
A.八国联军侵略中国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D.国共合作抗战开始
7 . 一二·九运动的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进行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8 . 1935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不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这表明
A.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B.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C.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D.中共正式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
9 . 1935年1月,日本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月至7月,胁迫南京政府接受日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为应对时局,中共
A.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布署整顿党内的“左"倾错误
C.积极开展彻底的反围剿斗争D.领导学生运动要求华北自治
10 . 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认为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有转向抗日运动的可能,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决议
A.顺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B.缓和了国共对峙的紧张局势
C.改变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D.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