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媒体笔下的华人形象(1820-1948年)

美国早期华人正面形象
(1820-1848年)
中泰混血连体兄弟昂和昌1829年到达美国,于1839年定居北卡罗来纳州,在那里娶妻生子。他们融入美国南方的生活,经营种植园,拥有33名黑奴,追求财富。昂和昌在当地居民的眼中,虽然身体畸形,但不失为是精明能干的商人,是慷慨的好邻居。
美国华工的负面形象
(1849-1882年)
《波士顿先驱报》等报纸报道华人聚众吸鸦片、斗殴、赌博、缺乏家庭价值观,他们自成小社会、不学习英语语言、不遵守美国排队秩序、不着美国风格的衣服,对成为美国公民、获得投票权利不感兴趣。
蒋介石夫妇是美国的影子的形象
(1931-1948年)
在时代公司的报道中,蒋介石英明、睿智、着装得体,坚持每日研读《圣经》。《时代》周刊还将1942年蒋介石的困境类比1777年乔治·华盛顿在福吉谷的艰难。《时代》周刊数次让宋美龄登上其封面一展风采,还特别强调宋美龄讲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在时代公司对宋美龄的赞扬声中,读者看到的完全是一个美国女性,除了她拥有东方面容外。

——摘编自程玲《美国媒体眼中的华人形象及其成因(1820-1948)》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3 . 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调整(       
A.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B.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社会动员
C.表明党的中心工作以夺取城市为目标D.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2022-06-09更新 | 10714次组卷 | 10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某一时期开辟的国际运输线,该航线是当时国际上最繁忙的航线。该航线的开辟
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落实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
C.有利于保障抗日战争物资的供应D.践行了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 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
7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摘编自“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发表的官方文件。亲爱的同胞们!……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1937717日)

乙:摘编自193811日创刊的《抗战漫画》中的两组画面。


丙: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结论:全民族抗战的实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1)使用材料甲、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2)据材料甲、乙、丙并结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结论加以阐述。
8 .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者简介方志敏,中共党员,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4年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损失惨重。方志敏被俘,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193586日,被秘密杀害,时年36岁。
原文摘录(一)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原文摘录(二)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诫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根据材料,结合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史实,谈谈你对方志敏笔下“可爱的中国”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图1、图2是中国抗战时期两次战役形势图。这两幅图反映

A.局部抗战向全民族抗战的转变B.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明显变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D.抗战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
2021-06-08更新 | 5821次组卷 | 6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临朐县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0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做出指示,各抗日根据地全区域党政军民学脱离生产者之人数与全人口(不固定的游击区和敌占区不在内)之比例不能超过3%;军队人数(不脱离生产者不在内)与党政民学脱离生产者之比例,至多应为两个军人一个文人。这一做法是为了
A.发展生产坚持抗战B.提高军队战斗力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有效减轻人民负担
2021-06-04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