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据美国的要求,签字方式“要打破按字母编排的次序,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的国土上积极作战的为一类,另外则是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这说明(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B.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国际地位
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D.国家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2022-07-04更新 | 90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9年8月,周恩来在中共某次会议上转引了一位外国记者的评论:“不管他们对共产党的看怎样,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是谁,大部分的中国人现在都承认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的素,并且无误地描绘了未来的一般轮廓。”周恩来的转引意在
A.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B.消除“左”倾错误的危害
C.扩大中国共产党影响D.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3 . 如表所示为《蒋介石日记》的部分内容(1940年9月15日)。由此可知,当时的蒋介石
时间内容

1940年9月15日
“今日以共匪猖獗坐大,谋害党国,而且其凭借俄国外援,麻醉民众,消灭民族,其为害甚于倭寇,而绝非可以政治与道义感召也”
“倭寇以我三年抗战乃知中国之不可屈服,则其心理与政策已经改变,而我抗战之目的已达,且倭寇孤立已无外援,故不患其再来侵略。即使来侵,以我之军力与西南基础尚在,亦有恃而无恐也”

A.坚持持久抗敌,弘扬爱国精神B.维护独裁统治,消极抗日
C.借助国际力量,挑起国共纠纷D.接受国共合作,共御外侮
2021-12-26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阶段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口号

材料   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了“不让日本占领中国!”“为保卫国土流血!”的口号。

19385月,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口号,这是《论持久战》中的著名观点。

19392月,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19399月,面对国民党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

19457月,太行各界举行纪念“七一、七七”庆祝大会,群众高呼“拥护毛主席,成立联合政府,支援前线”口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口号,自拟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17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0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八—奖励》的指示,决定本年8月1日对全军有功人员予以奖励,要求各部按奖励条例自下而上提出受奖名单,运用民主方式审查后,再颁发勋章。该指示
A.确立了八路军的组织和纪律原则B.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有利于促进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D.弘扬了百团大战的抗日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段日本武装侵略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这一时段战略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B.中国抗战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日本法西斯走上了最后崩溃和失败之路D.国民政府积极抗日并节节胜利
2021-12-09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新泰一中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为某一时期开辟的国际运输线,该航线是当时国际上最繁忙的航线。该航线的开辟
A.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落实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
C.有利于保障抗日战争物资的供应D.践行了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 1940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
A.扩大了执政基础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建立了联合政府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2021-11-1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如表是1945年国内部分报刊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报刊名称性质文章标题
《新华日报》(1945810日)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接受波茨坦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央日报》(1945812日)中国国民党党报《举世腾欢迎接胜利国人一致感谢领袖》
《解放日报》(1945815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刊物《美苏英中四国宣布日寇接受无条件授降)
《大公报》(1945815日)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报纸《“日本投降实!”》

——摘编自孙丁玲《重温中外报纸如何报道日本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对以上媒体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报道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