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20-21高一上·广西柳州·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1894年黄海海战抗击日军

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9年义和团抗击列强侵华

1911 年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1919年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约,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废除。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 《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2020-02-2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