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2月25日,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在蒲安臣这样一个美国人的率领下从上海虹口出发了。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把这份条约与同期其他列强与中国签定的条约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与英法等国相比有明显的独特性,与英法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和领土要求相比较,美国在这一时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瓜分势力范围的要求,而且两国人民自由流动和入学的条约有力的促进了后来的移民和留学潮。如果把《蒲安臣条约》与先前美国对华政策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已由一开始的尾随英国,本行免费搭便车的帝国主义,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合作政策

——摘编自倪正清《从蒲安臣和<蒲安臣条约>看晚清中美关系》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为减轻自己在对日战争中的损失,促使中国在对日战争中做出积极的努力。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在军事上扭转不利局面,打败日本,是当时美国制定太平洋和亚洲政策的主要出发点。为此,在对华政策上,美国的基本方针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利用中国雄厚的人力,在亚洲大陆牵制更多的日军,并用中国做基地轰炸日本的海上航线,进而轰炸日本本土,以此支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对日作战。在政治上,则使中国同美国友好。为此,罗斯福每做出一个决定时都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因此,美国在这一期间执行了援助中国抗日,促使中国民主团结,以便有效地打击日寇的政策。

——摘编自胡之信《1941-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蒲安臣出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援助中国抗日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2-06-27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 . 1931年,国民政府在庐山会议上首次制定《空军作战防空计划》。确定空军战时任务是协助海军防敌人运输登陆,同陆军联合作战并制止敌空军活动。1933年7月,国民政府迫于形势,把空军建设时间由原来的五年缩短为三年,并准备以南京、保定、西安、汉口、广州为根据地把全国划分为五大空军区。国民政府此举的背景是(       
A.全力“围剿”红军的失利B.日本军事威胁的日益严重
C.全国各地反蒋运动的高涨D.各地军阀实力的不断壮大
2023-03-2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之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堂例题
3 . 1939年1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这一表述(     
A.是基于二战全面爆发的背景B.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C.反映英美支持中国抗战D.推动持久抗战局面形成
2023-01-1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根据地到解放区

材料一1935年,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并进行政权建设,1937年,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1945年,毛泽东说:“只有陕北根据地保留下来了,其他根据地都丢了,陕甘宁边区的作用非常大,我说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万里长征,脚走痛了,跑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下,叫做落脚点。我们不是要永远住在这里,这个地方是落脚点,同时又是出发点。”

材料二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着眼战略形势发展,决定将晋察冀、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全区只划为1个行政省(察哈尔),6个行政公署(冀中、冀东、冀南、冀鲁豫、太行、太岳),294个县。1948年9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召开,选出了华北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48年12月,华北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


(1)为什么陕北根据地既是“落脚点”又是“出发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华北解放区成立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作用。
2022-05-15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年,中共党员由4万增加到了50万,党的队伍壮大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例如部分党员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无组织状态;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由散漫;农民阶级的小农思想浓厚等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敌后根据地执行“三光”政策,并持续开展大规模扫荡运动,加之国民党内部的反共倾向日益增长,抗日根据地处境渐趋困难。19411942年毛泽东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全军轰轰烈烈展开了。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内开展马列主义学习的思想教育运动,教育培养了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队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座伟大丰碑。

——改编自张慧《简论延安整风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
6 . 下图为山东近代某一革命时期临沂战役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背景是
A.百团大战新高潮的出现B.孟良崮战役进程的加快
C.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推进D.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
2021-11-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2022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材料抗战初期,由于财政困难和图书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国民政府为部队提供战地服务倍感困难。前线部队“除军部、师部有极少数几份报纸外,多数的士兵是看不到报纸的,更不要说新出的书籍、杂志了”。因书报缺乏,士兵没有正常的文化娱乐,“难免染上不正当娱乐的恶习”。鉴于国外战地图书服务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我国有识之士多次呼吁政府、社会重视战地图书服务,尽可能地为部队提供书报。沈祖荣指出,将士们在长时期劳顿之下,没有一点精神慰藉或消遣就会十分苦闷和烦躁。因此,在“今后的时期中要特别注意随营图书馆,其组织应该以军师旅等可以单独作战的单位为主。而层层管辖隶于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之下----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我国战地图书服务最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部分组织通过成立文化驿站等形式,向军队捐赠书报和捐助现金来购买书籍,承担起向军队提供战地图书馆服务的义务。社会各界对战地图书服务运动的鼎力相助展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抗日意志。

——摘编自倪德茂《论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的战地图书服务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战时图书服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战时图书服务运动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汽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钨砂、纯锑等矿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材料二   1949—1966年《人民日报》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统计(节选)

1949年报道中苏两国工人开展生产竞赛的情况;发表文章,彰显十月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1952年社论《感谢苏联,学习苏联——庆祝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和“中苏友好月”》
1953年社论《十月革命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实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
1954年“有必要发展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加强世界和平”
1960年在相关报道中反复强调“珍视中苏两国团结”
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规格和规模降至低谷。《人民日报》仅发表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一份贺电,礼貌性地表达庆贺,同时批判修正主义,提醒苏联“继承和发扬伟大十月革命的光荣革命传统”“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

——摘编自庞敏《从〈人民日报〉看1949—1966年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北国际通道”运行的背景。
(2)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材料二反映的中苏关系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划分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广州湾作为法国租借地,在抗战时期各方政治势力云集。尽管背景复杂,立场不一,但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声授前线的抗日将士,救助战争难民。由此可见,广州湾的抗战
A.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B.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C.得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D.执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
10 .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生卒家庭背景事迹
方长裕1909~1937家庭富裕,曾捐建当地学校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会战时,驾意大利进口飞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中弹坠毁
翁心瀚1917~1944父亲翁文灏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打击日军时油尽坠毁
周启多1914~1940大户人家,父辈在天津做生意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中国的空军力量有所发展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紧密配合
2017-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政治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作业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