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938年7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正式成立。剧团演出时,会在戏台两边挂起“中国气派,民族形式,工农大众,喜闻乐见;明白世理,尽情尽理,有说有笑、红火热闹”的对联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深受欢迎。该剧团的主要任务是(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
B.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
C.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023-06-21更新 | 6181次组卷 | 35卷引用:第20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1940年日本军方报告称:“日军在华北有九个师团和十二个旅团的强大兵力被钉死在那里。”“华北治安的症结所在,并非国民党政府,而是中共”。这表明(     
A.游击战和敌后战场战略意义重大B.国民党防守重心转向西南
C.政党矛盾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共产党独立领导民族抗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2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接连向中国告急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及《联合国家宣言》的基本精神,组建中国远征军,驰援缅甸,经过两年多的浴血奋战,取得了缅甸战场的全面胜利,但很多将士埋骨异乡。对中国远征军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远征军承担起缅甸战场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主要是为了救援美英联军
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肩负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组成部分
2022-09-26更新 | 60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口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是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如表列出了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口号,对其合理的历史解释是(     
时期口号
1922—1925年“协助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1925—1927年“到群众中去”“到农村去”“到军队去”
1937—1945年“全体青年武装起来”
1949—1956年“把青春献给祖国”“一切为了社会主义”
1978—2001年“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002年以来“新农村、新青年、新风采”
A.动员话语从公民话语转向阶级话语
B.动员内容从革命动员转向服务青年
C.动员方式由注重社会化转向政治化
D.动员对象由知识分子转向工农群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修正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除三民主义外,特别强调要重视“近代所受之侵略与原因”,“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之地位”。其目的是
A.保证教育事业的延续B.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C.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D.增强民族意识为抗战服务
6 . 下图所示是1942年晋察冀军区漫画家徐灵(图中登梯绘画者)等人,深入日寇占领区附近的村镇,涂掉敌人的反动标语,画上“反对鬼子抓壮丁”的大型漫画。这种“漫画战”
A.鼓舞了根据地民众的抗日斗志B.浇灭了日本继续侵华的野心
C.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D.是百团大战宣传方式的延续
7 . 下图为《中外朋友欢聚一堂,本市特开欢迎晚会》的新闻报道。该报道反映出当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蓬勃发展B.延安引发海内外关注
C.北京欢迎国内外宾朋D.深圳聚焦了中外目光
2021-11-05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第一节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节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
第三节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第四节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第五节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第六节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A.实施多种措施使经济空前繁荣B.得到了多种政治势力援助
C.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2021-10-27更新 | 564次组卷 | 16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对下表中英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时间中英关系概要
1937年8月“八·一三”事变期间,英国政府提出了上海“中立化”的建议。
1937年下半年国联大会和布鲁塞尔《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期间,对于中国提出制裁日本的要求,英国政府未给予积极的支持。
1938年上半年英、日谈判中国海关问题,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英方在海关问题上向日本妥协。
1940年7月英国宣布封闭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最严重之关切”。并认为这一决定“实已违反国际公法之原则、中英各项条约及国联之历届议决案”。

A.英日同盟限制了中英关系的发展B.英国对日本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
C.英国行径严重违背了《九国公约》D.国民政府对日继续实行妥协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工人每日工作时间通常不得超过8小时:16-18岁的青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1941年,陕甘宁边区劳动政策则调整为工人工作一般以10小时为宜。这一变化
A.适应了抗战形势变化的需要B.不利于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
C.客观上促进土地革命的开展D.意味着“左”倾思想的出现
2021-05-28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第16课抗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