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摘编自(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中国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54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不少市民闻讯而来或围观或加入。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这表明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摘编自汪朝光著《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1937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五四运动多有“声援者”表现出的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
3 .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揭穿谎言】

材料一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材料二   日本右翼势力胡说:“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誓死抗战】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1940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守住良知】

材料五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请回答:
(1)结合有关史实,批驳材料一、二中日本右翼分子的谎言。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民众是怎样抵抗日本侵略的?
(3)材料四中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输掉良知”?
4 .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日军投降时在华兵力约128万人,仅这一数字,就超过太平洋东南亚各战场上日军的总和。这反映出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
B.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日本倾巢出动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D.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说明中国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是
A.发动民众进行全民族抗战B.两党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
C.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战术D.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2021-01-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性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两国陆军一战于朝鲜,二战于辽东,三战于威海,海军在黄海也展开决战。清军“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清廷被迫向日本屈膝求和。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清廷割地赔款,落得一个丧权辱国的结局。甲午之败,虽败于日本,但根在清廷,根在清军自身。“国势蹙也,财源匮也,民心涣也,威柄失也,而四者皆国之命脉所系。”

——《甲午战争120周年:必须有强大的实力》

材料二   毛泽东曾给抗战期间的正面战场高度评价:“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以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对日作战比较努力,同我党的关系比较好。”尽管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而转向抗日,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吸引了日军主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摘编自卢俊茹《抗日战争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自身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政治影响。
8 .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
C.“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
D.“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018-12-03更新 | 237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是零散、孤立的战争,而是彼此有内在联系的一连串战争。分离华北工作是满洲事变的继续,进而引起日中战争;日中战争的发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联系,它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是否取消满洲事变的产物满洲国,是日美谈判的大争论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洲事变与亚洲太平洋战争之间,也存在直接的内在联系。在这十五年中,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持续未断,走上了扩大侵略的道路。根据上述理由,可以将这三次战争统称为十五年战争。

——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摘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指出材料一中的“满洲事变”和“日中战争”的爆发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应该是十五年,根据材料一简述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战场对其它反法西斯战场所作出的贡献。

10 . 根据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图2:1945年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图3:1984年《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中,代表中国签字的分别是什么政府?
(2)在涉及到民族利益,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时,三幅图中的中国政府态度有怎样的不同?
2018-01-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