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2020-04-03更新 | 198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某期期刊封面图,这可用于说明
A.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C.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D.日本法西斯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2020-03-20更新 | 304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皖江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他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以下对抗日战争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在十四年抗战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发挥巨大作用
D.抗战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2020-0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十四年抗战史的主要依据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连续十四年没有间断过,中国人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应该记入抗战史册。据此可以认定历史研究
A.要依据历史学者观点B.要贯通整体看待历史
C.要以考古发现为依据D.不能还原历史的原貌
5 . 2017年教育部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在教材中落实和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重在强调
A.抗战历史的全面性B.抗日战争的持久性
C.东北抗战的重要性D.国民党的抗战贡献
6 . 1939年6月,苏联副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刻下正在中国解决世界性问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世界强国地位
C.国共合作抗日是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7 . 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方”,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
A.洛川B.瓦窑堡C.延安D.西柏坡
2020-01-09更新 | 3003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痛南渡,辞宫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这是一所大学的纪念碑碑铭。该碑铭出现于
A.北伐战争胜利后B.红军长征胜利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D.解放战争胜利后
2019-12-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     )
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促进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C.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D.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10 . 2017年1月1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这一变化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是一个连续和深化扩展的过程
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