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1937—1945年日本陆军兵力分布简表。据此可知
时间日本陆军总师团数在中国师团数在太平洋战场师团数
1937年底2421/
1939年底4034/
1941年底513410
194年底703715
1945年底1685344

A.中国战场自始至终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B.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日本对外侵略的重点从中国转移到太平洋战场
D.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首次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
2 . 下列是被称为“二战三巨头”的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对中国抗战的评价话语。如果将这些话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直接说明中国抗战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时避免两线作战。
罗斯福假如中国被打垮,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地方作战,他们即可打下澳洲、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A.有效牵制了大量日本兵力
B.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C.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3 .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
A.华侨的支持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C.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的一个报告曾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报告还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个报告提出的直接背景是
A.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D.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
5 . 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100多年历史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以下《抗日战争》的教学提纲图片反映了
政治方面:两党合作,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国民政府开放民主;经济方面:政府经济职能增强;主权方面: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国家的尊严,民族凝聚力增强。

A.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鲜明主题
B.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有多种理解和解读
C.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主要体现
D.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
6 . 在中国抗日航空烈士陵园的30块纪念碑上,一共刻着3300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2200个美国人,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是在1941年底开辟的飞跃喜马拉雅山脉向中国运送物资的“驼峰航线”上牺牲的。这反映了
A.美国空军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关键性力量
B.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
C.美国政府一直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坚定盟友
D.战略物资的保障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7 .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A.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
C.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D.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
8 . 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
A.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
C.战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
D.抗日战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
2019-06-18更新 | 1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9 . “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为奋发有为、意气昂扬。郭沫若在1937年用“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的诗句来形容抗日战争。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民族意识,受抗战的洗练而纯一。”材料体现出
A.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抗日战争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的局限性
C.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日渐消除
D.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并引领了政局的走向
10 . 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019-05-17更新 | 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