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设计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形式具体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决心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C.致力于实现中国的民主制度D.为建立新中国进行理论准备
2 . 如表是四部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的描述。其共同之处是
教科书具体叙述教科书书名作者
珍珠港关军基地遭袭之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日军陷在了中国的泥沼之中”《世界文明史》斯特恩斯
尽管日军在组织和战斗挂能上颇为先进,但其对中国的进攻却并未得到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地球人类史》布列耶特
中共以在二战中顽强抗日而赢得了支持。《世界的历程》斯特雷尔
尽管中国军队没能打败……日本,但是到1941年,他们成功地牵制了一半的日本军队——大约75万士兵。《新全球史:传统与交流》本特利齐格勒
A.明确交待了中日战争的性质B.对东方盟友的抗战有所肯定
C.指出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D.详细交待了中国抗战的贡献
3 .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中国战场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即使是在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这说明
A.日本集中全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B.中国坚持持久抗战以争取最后胜利
C.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D.国民政府一直没有获得国际的支持
4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B.国民革命的兴起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2020-04-03更新 | 19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9年6月,苏联副人民委员洛佐夫斯基曾指出:“刻下正在中国解决世界性问题:日本是否将成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类好几十年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和日本斗争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中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世界强国地位
C.国共合作抗日是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D.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