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D.民众支援前线,淮海战役胜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寅恪曾经有关于”以诗证史”的提法,这一提法很受当代人关注。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诗歌作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评述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史实是( )
①渡江战役 ②挺进大别山 ③三大战役 ④解放南京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
6 .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③②①④
2019-01-30更新 | 50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7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