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把敌人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解放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可以进逼长江,瞰制南京、武汉,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壮举是
A.血战台儿庄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辽沈战役
D.进行渡江战役
2 . 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其中文字:“就这样,杜聿明集团被围困在陈官庄一带方圆10余里的地区,打不出去,走不了。然而,30余万国民党军和随军而来的家属,吃饭成了大问题。撤出徐州时,只带了几天的粮弹。于是,30余万人的生命全系在飘飘忽忽的降落伞上了。”图中所示的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徐州会战
3 .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行动。这一行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

①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中心
②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③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
④成为国民党统治消亡的转折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8-15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4 . 1948年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土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计划却回应者寥寥。这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B.辽沈及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C.国民党在政治上被日益孤应
D.政治协商会议有广泛代表性
18-19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毛泽东在某次战役的作战方针中指出:“只要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为了造成敌人的错觉,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的。”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9-07-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研究近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出下列材料,从中可知其研究的对象是
“国耻开端”“天国春秋”“民主丰碑”“人民解放”
1842年8月29日1853-1864年1912年1月1日1949年4月23日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2019-06-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历史复习练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这是一部影视剧中毛泽东指导某次著名战役的台词,这场著名战役的重大战果是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解放了南京,推翻国民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依据下面战前态势图(局部)可以推断,这场战事应是


A.卢沟桥抗战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形势。以下描述与之相符的是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C.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
D.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被解放军突破
2019-05-08更新 | 325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10 . 1949年初春,在扬州城区和农村,随处可见“为支援前线,获取全中国胜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标语。尽管春荒严重,但是扬州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支援前线运动。据此判断,扬州人民这场“支前运动”针对的是即将到来的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