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9年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的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的一场关键战役,结束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2 . 某作品在描述一次战役的意义时说道,“历时半年之久,横跨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省的惊人壮举,部队损失过半,原先打下的根据地也几乎丧失。但在战略上,陕北地区中央面临的危机得到解除,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这次战役是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千里挺进大别山D.淮海战役
3 . 标语和口号映射着历史。下列口号和标语出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
2021-01-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文件

材料四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派出赫尔利促成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马歇尔来华“调停”,以便“将共产党人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位置,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可是,美国的估计遭到挫败。于是美国政府放弃了调处的立场,走上了由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回答,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在哪两次战争中签订的?这两次战争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征的转折点是哪一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长征的胜利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问题三: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国民党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3-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2019-03-15更新 | 294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9年4月,国共双方代表举行了北平谈判,当年一位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年谈判时的场面真是激动人心,给我的感觉并不像谈判,倒像是国民党受降的仪式。”导致此次谈判呈现此状态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决战改变国共军事态势B.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反攻
C.美国已决定放弃国民党政权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7 . 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刘伯承 陈赓B.刘伯承 邓小平C.陈毅 粟裕D.刘少奇邓小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长征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5-11-09更新 | 379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