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71日,总是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95年前,十几个热血青年庄严地举起他们的右拳,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划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95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筚路蓝缕,开拓前进,不懈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摘编自金民卿《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命运”,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阐释有理有据)
2023-10-23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1年,梁启超为其师康有为先生作传时,将英雄分为应时之人物和先时之人物两大类,并将康有为许为先时而生的英雄。他写道:“有应时之人物,有先时之人物。先时人物者,社会之原动力,而应时人物所从出也。质而言之,则应时人物者,时势所造之英雄;先时人物者,造时势之英雄也。应时者有待者也,先时者无待者也,同为人物,而难易高下判焉矣。”……对此梁启超解释道:“社会进化,全社会之人同进之谓,而导率社会多数以进者,又恒在一二人。古今中外能进化之社会,皆其历代圣哲豪杰人格之化成也。”

——摘编自李红宝《梁启超英雄观辨》

材料二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小楷字体碑文,碑文内容如下: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梁启超英雄观的内涵,并分析他产生这种英雄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观与梁启超的英雄观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碑文中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概述其革命阶段性特点并简要阐述这一阶段的革命历程。
2022-12-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耗费很久的时间和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是习仲勋同志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典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所发出的感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说:我们依靠人民打下江山,我们的江山就是人民;拥有人民就拥有江山,拥有了江山就要为了人民;我们以人民为江山,人民就是我们的靠山!这句话的思想非常深刻,是人民史观和群众路线的精炼概括和通俗表达,发人深思,引人铭记。

——摘编自李兴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提出该报告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理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

事件时间主要经过
五四运动1919北京3000多名学生的爱国行动发展成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1925中共组织下,上海大批学生、工人涌入租界讲演宣传,揭露帝国主义枪杀工人代表中共党员顾正红等罪行,声援纱厂罢工。后发展成大规模民众性反帝运动。
三一八惨案1926北平学生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率领下集会,通过了驱逐帝国主义公使、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决议。后群众游行请愿遭镇压。
一二·九运动1935中共领导下,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引发了全国性的民众反日救亡浪潮。
五二0运动1947中共领导下,5000多名学生在南京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联合大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引发全国范围更大规模斗争。
四一惨案1949南京10所大专院校学生及部分教职员工6000余人举行大游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遭镇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国民卷)》等


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11-02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伟人毛泽东领导和参与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更是研究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重要资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透拖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编自《毛泽东诗词》



参照示例,指出材料二、三中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作者可能的写作地点(写出对应图中的编号即可),并说明理由。
写作地点主要理由
示例材料一对应②从诗词中提到“军叫工农”、“潇湘直进”、“秋收时节”等信息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作者当时在湖南、江西接壤处领导起义。
(1)
(2)

2021-12-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就内容而言是两件事情,但实质上却是紧密一体的。因为搞武装斗争首先要有人,要有拥护和支持革命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革命队伍,适应战争严酷形势的需要。但是,人从哪里来呢?这就和土地革命联系上了。因为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和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有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队伍的建设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等单位,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联合出版,20212月)

材料二   19493月,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围绕城市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详细分析,被毛泽东称为进城前的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确立了城市工作在党内的重心地位,提出大家进城后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学会管理和建设城……这些建政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摘编自史进平《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城市工作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会议名称,概括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目的及“土地革命”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角度概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并概述本次全会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2021-08-2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浙江绍兴·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2月下旬至19319月中南,红军在江西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围剿,歼敌数以万计,将西南与闽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4个县、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和5万名主力红军的相对稳定的中央根据地。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到该年秋天,中央苏区的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到1933年秋天,中央苏区更进入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二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中央根据地建立的政权名称,井概括1930—1933年中央苏区革命形势走向鼎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的重要思想,并简要分析毛泽东提出“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的历史背景。
2021-02-05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20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秦岭一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材料二   1949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域市。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21—1945年中共中央常驻地主要迁移路径,并概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重心“南北易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背景。
20-21高一下·福建莆田·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写道:中华民国政府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国民党军队不是被打败的,他们是自己瓦解的。从中国的力量对比来看,我国政府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建立和平。为了使双方作出让步,国民党必须建立自己的议会,这样,中国政府才能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中国的政府,各党派才能在政府的宪法范围内发挥作用。这些条件一项也未实现。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是无意义的。

——摘编自【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艾奇逊关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认识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18更新 | 18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年9月奠基,1958年5月落成揭幕。从碑身东面起,按照历史顺序,8块浮雕内容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由国家兴建的大型纪念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 2018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摘编自熊丰 《丰碑永恒——-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60周年》


(1)根据材料,指出国家保护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举措。
(2)根据8块浮雕的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