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全面内战揭开序幕B.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内战局势已然明朗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C.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 1949年4月20日,和谈既已破裂,任务终了,别人不回去可以,作为首席代表的张治中坚持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得到消息后当即赴六国饭店和张治中谈话。此史实发生的背景是
A.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呼声高涨
C.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协定”
D.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发生扭转
4 . 和谈既已破裂,任务终了,别人不回去可以,作为首席代表的张治中坚持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得到消息后当即赴六国饭店和张治中谈话。此史实发生的背景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呼声高涨B.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C.国民党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决议D.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发生扭转
2018-10-2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六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中共中央,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全面内战揭开序幕
B.内战局势已然明朗
C.战略反攻取得胜利
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6 .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西柏坡会议决定工作重心转移的背景是
A.全民族抗日战争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7 . 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18-05-08更新 | 25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江西南昌二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正为三民主义的信徒,秉承国父的遗教,本不愿在对日作战之后再继之以剿匪的军事,来加重人民的痛苦。所以抗日战争甫告结束,我们政府立即倡举和平建国的方针,更进而以政治商谈、军事调处的方法解决共党问题。不意经过了一年有半的时间,共党对于一切协议和方案都横加梗阻,使其不能依预期的步骤见诸实施。而最后更发动其全面武装叛乱,危害国家的生存。我政府迫不得已,乃忍痛动员,从事戡乱。

——蒋介石1949年《元旦声明》


材料二 回忆三年前,当抗战胜利的初期,由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由于国家需要积极建设,由于各党派对国家和人民需要尚有共同的认识,我们曾经集会各方代表和社会贤达于一堂,举行过政治协商会议。经过三星期的努力,更多谢杜鲁门总统的特使马歇尔先生的善意调协,我们也曾经商定了一个和平建国纲领和解决各方争端的具体方案。假如当时我们能将各种方案及时实行,试问今日的中国应该是如何的繁荣,今日的中国人民应该是如何的幸福啊!可惜当时各方既未能完全放弃小我的利害,全国人民亦未能用最大的努力去促进这个和平运动的成功,遂致战祸复发,生灵涂炭。

——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孙科1949年元旦广播演说


材料三 在八年抗战(今称十四年抗战)之后,继之以三年之内战,不仅将抗战胜利后国家可能复兴之一线生机毁灭无遗,而战祸遍及黄河南北,田园庐舍悉遭荒废,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妻离子散啼饥号寒者到处皆是。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中共方面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愿即开始商谈。

——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2日声明


材料四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在我国能力所及的合理范围之内,我们所做的以及可能做的一切事情,都无法改变这种结局;这种结局之所以终于发生,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少做了某些事情。这是中国内部各种力量的产物,我国曾经设法去左右这些力量,但是没有效果。

——美国国务院《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1949年8月5日)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中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概括总结蒋介石、孙科、李宗仁对这个问题的各自看法。
(2)简略介绍前三则材料产生的背景。
(3)依据史实对材料一、二的观点加以批驳。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2018-04-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威市第四中学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
9 . 关于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决战的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共兵力消长向有利于我方转化
B.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D.解放区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 . 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的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如果你作为导游带领朋友参观以上景点,那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上面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如果你推介朋友参观南京其他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景点,那么你会选择哪一处并说明理由。

2018-02-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