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时人眼中的“国共两党”

从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到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隔仅有三年零三个月。这样的转变发生得如此之快,无论是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国际社会都没有预料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地以弱胜强战胜国民党?各方都在寻找令人信服的答案。

材料一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努力创造的多党制民主蓝图,在内战的隆隆炮声中化为乌有。后来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反省说:“从国民党犯有过错而受到谴责来看,一党制应予摒弃”,“唯一的拯救办法是,更广泛的讲民主,给老百姓以做人的权利”。

材料二   1947年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华北大学任教的美国人韩丁,在观察了土改后的农村社会后说:“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对于全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破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总之,它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

材料三   美国学者易劳逸在分析了国共两党的农村政策后讲:“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当局无能力保证农民的土地、安全和食物,极大地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尊敬。这就意味着政府正失去合法性。沉重而频繁征收的苛捐杂税、腐败、绝大部分官员所显示出来的倾向地主阶级反对佃农的偏见,所有这些都削弱了政府的权威和主张合法行动的传统的社会价值。结果,农民们不是非难,就是躲避征税和征兵官员。”

材料四   解放战争期间流行于解放区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抗战胜利以后流行于国统区的民谣:“盼中央,望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想老蒋,盼老蒋,老蒋来了米面涨。”

——材料一、二、三、四选自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材料五   “今天是中华民国诞生三十八年纪念日,又是元旦,我们住在首都南京,已临着兵火的边缘。……上年十一月末起,长春、沈阳相继沦陷,徐蚌会战失败,黄百韬蒋军……殉国,我军全部撤离徐州。十二月下旬,行政院长及各政务委员,又因币值改革失败而总辞,全国阢陧不安。共军除军事威胁外,更扩大其心战与传统之攻势。一般丧失斗志的将领及寡廉鲜耻的官僚政客,或准备逃亡避祸,或准备靠拢投降,或传播共党‘和谈’烟幕。”

——《蒋经国自述》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五中“首都南京”为什么会“已面着兵火的边缘”?
(2)以上材料的史料价值如何?
(3)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的认识。
2021-01-0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列两图,表述有误的是
A.都发生在中国革命关键时期B.都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都引导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图二比图一更具史料价值
2015-01-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D.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4 .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这反映了
A.中苏两国关系走向破裂
B.冷战从欧洲蔓延至中国
C.世界局势影响解放战争
D.美苏两国主导国共内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