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8年,山东解放区发生严重灾荒,陷入“国困民穷”的境地。中央华东局将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以工代赈、民间互济”等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救灾,使山东解放区得以继续为战争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援。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具有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领导力B.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从根本上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D.意在构建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022-03-04更新 | 45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南昌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A卷)
2 . 1948年8月到12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的“五一口号”,分批从香港北上,奔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等55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这说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
D.民主人士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 . 在中共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由此可知,此次会议的召开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B.国民党败局已定完全丧失政权
C.适应了当时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D.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工委发布《关于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2月25日和27日中共中央分别发出《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关于工商业政策》的指示。要求全党预防将农村中斗争地主富农消灭封建势力的办法错误地应用于城市,要求对城市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加以保护。该材料说明
A.中共的反封建纲领只适用于农村B.中共力图维护城市的传统秩序
C.中共探索城市治理方式D.中国革命已进入城市领导农村阶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8 年初,人民解放军基本解放了东北、华北、江淮地区的广大农村,全国100%的煤炭资源、80%以上的小麦产区、80%以上的棉花产区均由人民掌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规定:古董、文物可以输向国统区,粮食、棉布不许从解放区输出,药品等可以从国统区输往解放区。此举意在
A.为战略决战储备战略物资B.开展经济斗争削弱国民党军
C.深化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D.巩固解放区人民政权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表明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2021-04-27更新 | 430次组卷 | 33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三) 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人民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随着军事局势的发展,其地盘日益扩张,问题也增多、复杂。解决问题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足够的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多在非共产党地区,他们或者是国民党党员或者是国民政府的职员。这一状况最早出现于
A.内战爆发初期B.战略反攻时期
C.三大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时期
2021-04-24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49年4月至5月参加“丹阳培训”的干部,统一使用、系统学习的文件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和七届二中全会公报。据此推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国共和谈B.渡江作战C.接管城市D.防腐拒变
2020-05-06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陈寅恪曾经有关于”以诗证史”的提法,这一提法很受当代人关注。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诗歌作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评述该历史事件。(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事件,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10 . 梦想成就未来,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各种救国梦应运而生,但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三   “新年的梦想”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封面

——(据范岱年《三十年代的中国梦》)

材料四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是有本质区别的,他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及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东方杂志》进行的“梦想”调查对于了解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和“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概括分析其必然性。(任选其中一个梦想来分析)
(3)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什么时期,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