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和著名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声明:“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快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早日实现。”这反映了(     
A.全国人民对国民党的斗争达到空前统一B.国内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已成熟
C.新解放区的人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已初步形成
2 . 周恩来曾评论某次军事行动时说:“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据此可知,这次军事行动(     
A.奠定了渡江战役胜利基础B.使人民军队完全转入反攻
C.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D.改变了国共力量间的对比
2023-05-12更新 | 350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上第2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3 . 下图是1949年5月下旬上海“漫画工学团”的成员洪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漫画。这幅漫画(     

            《强烈的对比》
A.能够反映出人民认同新生政权B.揭示了国统区的经济濒临崩溃
C.可以用来解释解放战争的结果D.说明了革命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4 . 1946年6月,东北解放区政府完成了将日伪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工作,嫩江省仅镇东、白城子两县就分配日伪土地20万亩;黑龙江方正县分配日伪土地6万亩;东兴县分配日伪土地千余垧(一垧15亩);宁安县分配日伪土地6.7万余垧;吉林省磐石县分配日伪土地15万余垧。这一运动(     
A.解决了东北贫农的无地问题B.有力支持了敌后战场的抗日
C.顺应了战略反攻形势的需要D.壮大了土地改革的群众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6 . 毛泽东曾说:“抗日战争不能急,解放战争不能拖。”导致两者战略差异的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变化B.统一战线的发展
C.主要矛盾的变化D.人民群众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8年11月,毛泽东致电东北解放军主要负责人:“我们曾考虑过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在包围态势下进行修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请你们考虑,你们究以早日入关为好,还是在东北完成修整计划然后入关为好。”这反映当时党中央正积极谋划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2-06-07更新 | 638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央华东局面对1948年山东解放区发生的严重灾荒,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救灾上来,通过有效方式完成了救灾,用当地农民话说“要不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决心生产救灾,我们是很难活过来的”。从中可以看出
A.救灾成功得益于土地改革B.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
C.救灾成功奠定了反攻基础D.中国共产党拥有坚实的农村基础
2022-06-06更新 | 784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冀鲁豫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8月,华北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华北、华东和西北区的经济财政工作,并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再加入东北和中原两解放区。这一做法
A.积极探索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经验B.积极支持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
C.践行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思想D.反映了解放区面积大于国统区
10 . 1949年1月,蒋介石请求美苏英法4大国出面调停内战。1月10日,国民政府发给苏联的函件被斯大林转发给了毛泽东,并将他们草拟的复文也转发了过来,征求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第二天就给斯大林回电,并提出复文拟定稿。斯大林的这一做法表明
A.苏联对蒋介石政权仍然抱有幻想B.国民党政权已面临“四面楚歌”
C.苏联建立了与中共情报共享机制D.中共获得了苏联极高的信任度
2022-05-27更新 | 561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6讲解放战争-【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