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
2018-06-10更新 | 4549次组卷 | 7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文告》中提到: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毛泽东意在强调
A.解放战争已胜利结束
B.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加重要
C.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D.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共同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2018-03-14更新 | 54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零班、培优、补习班)
4 . 下图是一次重要的战役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战役
A.是中国抗战以来最大一次胜利
B.直接导致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
C.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严重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
5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里所说的“事业”是指
A.推翻清朝统治B.反帝反封建斗争
C.发展资本主义D.建立共和制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行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B.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017-10-17更新 | 675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的部分内容。对电文中“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合理解释是
A.扭转了国共谈判中被动不利的局面
B.为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奠定基础
C.有利于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
D.为战略决战的展开提供有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9年4月20日和21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四艘军舰溯江而上,不顾三野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鸣炮警告,闯进三野部队防区江面,双方展开激烈炮战。这说明
A.解放战争陷入胶着状态B.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
C.当时中英关系急剧恶化D.解放战争具有反帝性质
9 .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中共七大召开
10 .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口号反映了一定阶段的革命主题,以下口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②“北上抗日,红军胜利万岁”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④“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