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歌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2)诗歌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导致诗歌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的结果如何?
(4)诗歌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符合的是
A.“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B.“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C.“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D.“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4 . 1948年初,东北解放区合江省除缴公粮及以粮换盐、换布外,每人尚有余粮六斗至一石。从1946年6月到1948年10月,该地共输送子弟兵六万两千余人到主力兵团,为解放军提供了丰富的兵源。这主要是因为(     )
A.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B.农民积极支持解放战争
C.国民党政权即将被推翻D.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
5 . “1948年,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卓越的战斗精神和军事策略,决定性地扭转了历史潮流,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落入他们的手中。”当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正在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战略防御
B.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19-20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4月20当晚,人民解放军中突击集团首先在安徽段突破国民党军队的江上防线……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过江后,直插京沪线、京杭公路和浙赣线。”此次军事行动的重要成果是
A.粉碎了重点进攻
B.实现了战略反攻
C.结束了三大战役
D.推翻了国民政府
2019-10-2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必修试题
7 . 民主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黄遵宪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望大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和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说明你是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2)材料二中诗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事实,请问原因各是什么?
8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面能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
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9 .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2019-10-08更新 | 1377次组卷 | 99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陕西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入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共产党主张与活动国民党主张与活动国共关系结果
1921年7月1927年7月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合作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8月1937年7月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7月1945年8月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C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战争状态D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2019-09-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秦岭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