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35年B.民国37年C.民国38年D.民国36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表明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2021-04-27更新 | 437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军队停止全面进攻B.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
C.开始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021-02-01更新 | 89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届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动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三大战役”是指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抗日战争胜利
B.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和解放战争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解放军参战兵力与解放区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民众踊跃“支前”的原因是
A.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C.土地革命得到民众热烈欢迎D.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境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下列属于“黄河故事”的是
A.中共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9 . 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准备和南京反动政府进行谈判……企图破坏这一谈判的是蒋介石及其死党。蒋介石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在“谈判”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0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中共某一军事行动:“独目将军于6月30日引人注目地率领5万大军在鲁西南渡过黄河。共产党因此将战争向南推进到华中的国民党统治区,在黄河与长江间开辟了新的战场。”此军事行动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