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2 . 毛泽东曾在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陈毅、邓小平、粟裕等人的电报中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方针,“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对敌人各个就地歼灭。践行这一战略的战役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淮海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D.渡江战役
3 . 辽沈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充满信心地预计再过一年左右就可以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了。这一论断源于(     
A.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B.土地改革农民革命性提高
C.国民党已丧失了美国的援助D.国共军事态势对比的变化
2022-09-22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三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4 . 毛泽东曾说:“抗日战争不能急,解放战争不能拖。”导致两者战略差异的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变化B.统一战线的发展
C.主要矛盾的变化D.人民群众的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次战役前,中共领导的军队的部署为:1个纵队加6个独立师继续包围长春之敌;以主力6个纵队另4个师攻歼锦州之敌;以5个纵队阻滞长春之敌突围。这次战役是(     
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6 . 下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示意中,正确的是(       
A.国民党重点进攻→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B.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C.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全面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D.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重点进攻→国共两党战略决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图2、图3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三张“革命借条”。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革命借条”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8-05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自1927年南昌起义以来,人民军队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反映了(     
A.党适时调整民主革命斗争策略B.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D.民主革命重心的转移
2022-07-12更新 | 1389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研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战役的胜利(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C.歼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7年6月,国民党军队总兵力已从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改善。据此可知,党中央决定(     
A.制定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转入反攻
C.开展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决战D.粉碎国民党的重点和全面进攻
2022-07-03更新 | 211次组卷 | 7卷引用:第16讲解放战争-【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