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
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共产党照例攻击薄弱之点,先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被追赶、包围,在陈官庄一点点被吃掉”。这场战役(     
A.是全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B.正式拉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属于解放军战略决战重要组成部分D.导致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3 . 据统计,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发动民力220万人,其中在一线随着军队一起行动的有10万余人,二线保障的50余万人,后方161万人。他们用担架、小车等原始运输工具,构建了一条条坚定完整的运输链。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总结战役胜利的原因是“部队打向前,小车推向前”的结果。这从根本上说明(     
A.国民党丧失了大陆统治权B.中共已取得战略决战胜利
C.国民党统治出现严重危机D.中共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2023-02-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宇通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4 . 中共中央革命军委对敌方的战略方针进行了分析:“控制南京……芜湖、镇江、无锡诸要点,并图于我东西两军相距尚远之际,集结兵力与我突进至京沪线上之东线兵团实行决战:而以芜湖以西各部退至浙赣线上,以保障其退路。”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发动(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023-02-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文字节选自毛泽东于194928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写的回复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电报。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该电报部分内容的展板

把军队变为工作队

【电文】

……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于对付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善于对付资产阶级,善于领导工人和组织工会,善子动员和组织青年,善于团结和训练新区的干部,善于管理工业和商业,善于管理学校、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善于处理外交事务,善于处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问题,善于调剂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解决粮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问题,善于处理金融和财政问题。……当然还有许多仗要打,但是像淮海战役那样大规模作战的可能性就不多了,或者简直可以说是没有了,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占领八九个省、占领几十个大城市所需要的工作干部,数量极大,这主要依靠军队本身自己解决。……


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份电文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2023-01-1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决定在新收复的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设。据此可知,对城市实行军事管制旨在(     
A.提升人民解放军的城市管理能力B.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物质基础
C.创造城市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进行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尝试
7 . 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战争期间,中原、华东等地区共出动支前民工543万支援前线作战,那时中国的老百姓说:“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上。”这场战争
A.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B.在华北地区破坏交通线
C.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D.推翻了国民党政府统治
8 . 1948年4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禁止农民团体进城捉拿和斗争地主、不要轻易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口号、不要提“开仓济贫”的口号、必须有计划地处理粮食和燃料问题等。这些提法反映了共产党
A.着手部署工作重心转移B.旨在中立民族资产阶级
C.酝酿改变土地改革路线D.计划调整民主革命纲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