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平谈判、渡江战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同学对南京这座城市很感兴趣,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他首先搜索到下列几张图片。




(1)请将以上四幅图片与其名称相匹。(将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①图一: __________ ②图二:_____________
③图三:___________   ④图四:_____________
A.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B.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C.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时合影 D.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在对事件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小明继续进行史料的搜集,又找到了如下文字史料。

材料A: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 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019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B: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 西藏、青海。

材料C: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 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材料D:在与一个在组织、训练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争中坚持了八年,这 一顽强抵抗对于反轴心国的整个盟军的战争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


(2)请将四个材料与上述图片中的历史事件相匹配。(填涂材料序号)
①图一:材料____   ②图二:材料_______
③图三:材料_____ ④图四:材料________
(3)小明发现以上四则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你认为应该如何分?并说明理由。
(4)同样是对国民党的评价,材料 A 和材料 D 态度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2023-02-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某次战役的形势图.这次战役
A.结束了国民政府在大陆的反动统治B.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 .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纲领为什么具有空想性?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纲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纲领的共同点是什么。
(2)哪两幅图可以形象地说明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3)图五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何在?
4 . 下图是中俄两国革命过程中的两个辉煌场面,为了实现这一刻的辉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和中国共产党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和图1相比,图2斗争历程的主要特点是

A.由中心城市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由中小城镇和农村扩展到中心城市
D.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