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平谈判、渡江战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
C.抗美援朝战争D.解放战争
2021-11-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在某年的新年献词中告诫全党:“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对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敌人如何变换斗争方式,已经有了充分经验的中国人民及其总参谋部一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像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一样,粉碎敌人的政治阴谋。”据此可知,这一年应是
A.1946年B.1949年C.1953年D.1956年
3 .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会议上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表明
A.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B.中共工作重心即将转移
C.毛泽东思想正走向成熟D.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        
A.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
C.南昌起义   北伐战争   淮海战役D.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     渡江战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下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


材料三: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图二、图四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各自地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所指的战役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B.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
C.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
D.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7 . 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在准备和南京反动政府进行谈判……企图破坏这一谈判的是蒋介石及其死党。蒋介石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我们的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不许讨价还价。”在“谈判”破裂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材料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五中这次“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说明材料六中“天翻地覆”的含义。
9 . 1949年初春,在扬州城区和农村,随处可见“为支援前线,获取全中国胜利”、“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等标语。尽管春荒严重,但是扬州地区的广大人民,仍然响应号召,积极投身支援前线运动。据此判断,扬州人民这场“支前运动”针对的是即将到来的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