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45年3月,国民政府拟定的《台湾接管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国语普及计划”:中小学校 以国语为必修课,公职人员和教职人员应首先使用国语,限期逐步实施。这一计划(     
A.提高了国民党政治威望B.激励了台湾的抗日斗争
C.旨在加快普及基础教育D.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
2 . 美国学者韩丁在长篇纪实文学《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中,高度赞誉一份20世纪40年代的红色文献,称其在中国内战时,恰如《黑奴解放宣言》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据此推断,该“红色文献”(       
A.见证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B.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C.承认并限制封建剥削和债务
D.废除了中国农村土地私有制
3 . 给下图拟定一个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B.成功的战略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南向北发展
4 . 翻身农民获得了土地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农业生产。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口号下,努力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增添牲畜农具,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村经济面貌迅速改观。据此可知
A.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效显著B.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开展顺利
C.人民群众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D.土地改革保障了抗美援朝胜利
2022-05-22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在建立华北人民政府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8年6月发出指示:“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党外人士均应至少占三分之一。”这一指示有利于
A.探索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建设B.确立共产党的主导地位
C.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D.全面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6 . 作家阎涛在其创作的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中有一句名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评价主要基于
A.产生于此的西柏坡精神影响深远
B.毛泽东在此郑重告诫全党戒骄戒躁
C.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D.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值得一提的是执照的底边图案,非常有特色。……多么富有诗意的图案啊,回过头来完整的审视这个图案,这不正是一个农户得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从春种到秋收的火热的劳动场景吗?这不正是反映了东北人民翻身得解放,从此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吗?同时也反映出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也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党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任刚《东北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见证——土地执照》


材料二   对于“翻身”一词的解释,作者在序言中专门作了说明:每一次革命都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中国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翻身”。它的字面意思是:“躺着翻过身来。”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这意味着站起来,打碎地主的枷锁,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还意味着破除迷信,学习科学:意味着扫除文盲,读书识字;意味着不再把妇女视为男人的财产,而建立男女平等关系;意味着废除委派村吏,代之以选举产生的乡村政权机构。

——刘守华《〈翻身〉:美国人笔下的土改档案》


根据材料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加以阐释。
2022-02-21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把“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军事”与“政治”“土地改革”与“减租减息”,完整地统一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中,从而上演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进军海南岛、和平解放西藏等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这说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A.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B.进一步贯彻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要求
C.使全党认清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9 . 关于党的发展制度,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城市党的发展对象,主要应是产业工人,其次是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学生”,强调把工人阶级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并适当控制农村党员的发展速度。这规定
A.适应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
C.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理论基础
D.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2021-05-21更新 | 93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