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一篇序言中说:“1844年还没有现代的国际社会主义,从那时起,首先是并且几乎完全是由于马克思的功绩,社会主义才发展成为科学。”这一转变的实现(     
A.结束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B.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
C.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D.直接引发了巴黎公社革命
2022-12-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英国人欧文描绘的“新和谐公社”的蓝图。1825年,他亲自投资,按照此蓝图成立了工厂、农场和学校。公社中,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4年后公社却走向失败。这次实验(     

A.表明理论和实践必须有机结合B.体现了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C.使全世界无产者开始联合起来D.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
2022-11-03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个工人的来信(1832414日《贫民卫报》)

在世界上所有已提出的法案或是阴谋(除此别无适当的说法)之中,这是最骗人和最阴险的。这个法案建议扩大选民的人数至五倍之多。表面上,这个措施似乎是最最大方的改革。

什么!把选民的人数从十五万增加到六十万或七十万?真是开明极了!但是我们看到的大方是单方面的,那一边什么也没有——我们看到那些原有权势应该减少十倍的人将要扩大他们的势力十倍之多,而你们的势力本应增加十倍,却因敌对势力的扩大将要被无穷地削减。这是古往今来所倡议的措施中最不开明的、最暴虐的、最可憎的、最不名誉的、最下流的。你们的人数占全国人口五分之四,因此你们的影响在选举时(加上你们有被选举的权利)本应超出社会上其他人士四倍之多,然而现在却仅及那些依靠你们的劳动成果而生活的人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实际上,你们由于胆小和选民稀少,将丝毫不起作用。

——摘编自张芝联选译(18151870年的英国》

(注:《贫民卫报》是英国工人阶级全国联合会的机关报)


(1)编写一封给工人的回信。(要求:内容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2)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并概述其意义。
2022-10-08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4 .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伦敦工人协会的代表洛维特大声疾呼:“我们已尝到知识的甘露,无知和谬误已经过去;我们已知道我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感到了身受的奴役……作为财富的生产者,我们有最优先的享受权。”洛维特的呼声表明(     
A.工业革命推动教育普及B.自由主义有利于财富分配
C.工人的阶级意识已觉醒D.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
2022-09-27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9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1843年,英国宪章派领导人奥康诺提出一个计划,即用恢复小农制度的办法来解救失业的或在业的贫穷工人的困苦。根据该计划,1846年建立了奥康诺村,又购置了一些土地,使宪章派在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该计划受到许多工人的拥护,但由于管理不善,1848年破产。该计划(     
A.部分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B.带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表明宪章派的斗争方式较为激进D.直接导致英国宪章运动的失败
2022-08-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共产党宣言》本身就如同一幅画轴,画面中展现的人物有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最后出现的是自由发展的每一个人。该学者旨在说明(     
A.马克思主义是艺术与真理的有机结合B.《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C.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D.阶级斗争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始终
7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央视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二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的内核。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原因,并提炼《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英国工人破坏机器的运动,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而逐渐沉寂下来。但是,在19世纪20年代,随着工人阶级觉悟的不断提高,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斗争。工人阶级的“新的斗争”不包括
A.发表《共产党宣言》B.寻求民主权利C.组织工会D.宪章运动
9 . 马克思曾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并不是他的发明,在他提出阶级斗争理论前,已有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及经济学家分析过阶级斗争的发展史及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对此解释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A.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B.借鉴了前人的阶级斗争理论
C.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承认与支持D.具有思想上的独立性
10 .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关于唯物史观,理解正确的是(     
①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22-07-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儒林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